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弋江旁人家

(2019-06-07 17:23: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故纸有意

人们的思乡,免不了也包括对以往生活的一种回味,常是无意识有意识地寻觅当年生活场景的再现。我曾多次去老家那片区域转悠,看见似曾相识的事物总有一种莫名的心动,能够看到的日渐其少,有一种失落感。待到什么都看不到了,故乡也就是脑海中的那些记忆了。追忆并记录一些当时的生活场景,权作是对思乡的精神寄托。

住在青弋江旁的人家,对水的记忆最深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它息息相关。                                                            

首先是饮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没有自来水的年月,它可是我们的生命之水。那时几乎每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木桶和水缸,挑水是每家每天必做事。到了傍晚,是各家挑水相对集中的时间。下班或放学的人们担起水桶上下河沿、来来往往的场面,俨然一道生活的风景线。水挑回家倒入水缸内,用明矾澄清。几天下来,缸底就有了厚厚的一层黄泥巴,那就必须清除。就这样周而复始。在河边还形成了一个专替人挑水的职业。即是家中没有劳力的住户,可付钱请他们代劳。记得我家隔壁的一条巷子内,有位满脸麻子的壮年汉子,从事的就是这个行当。平时他专为一家烧开水炉的人家挑水,若你有需要打个招呼就可以了。他挣得是地地道道的辛苦钱。有了自来水,第一个失业的就是他。

那时,家中每天的洗衣、淘米洗菜也离不开河。那时,沿河面,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用竹子编扎的竹排,长约十来米,宽在二、三米,固定在离河边约有二米的河面上,专供人洗浣。竹排编得很有意思,顺竹排长度方向的中间是空的,露出水,每隔一、二米用一木板搭在竹排的二端,便于人走到另一端,也便于人用槌棒洗衣。每个竹排都有人管理,这也是沿河形成的一个行当。附近住户,每家每年付给他一定的费用作为报酬。若是他处来人,则要现场付钱。在竹排上干活的基本都是各家各户的女人,边干活便聊天,家长里短,成了每天新闻的汇集点和发布点。当然,也常常有笑话出现。因为竹排和供人行走的木板,久在水中浸泡,有青苔很滑。有的人边走边说,突然没声音了,就会听到“扑通”的水声,人掉河里了。若是冬天可就惨了,会大惊大叫着赶往家去。衣物、菜及一些用具随水飘走,那是常事了。所以,人们是相当相当的小心。                              

一条长长的河,也是夏天时男儿的天堂。每到傍晚,河里总会聚满了人。尤其是男孩子,天一热,整天都想泡在水里。所以,河边上长大的男孩,没人不会游泳,有的水性相当好,堪称浪里白条。夏季山里放下来的木筏,宽有十几二十米,许多人都能一个猛子从水下钻过去。胆子更大的,站在离水面至少50米开外的桥上,一个燕式跳下去,那可真叫绝。不过,每年总会有人淹死,但从来没有影响夏季人们对水的向往和热爱。

青弋江旁人家

                                    (一条长长的河通向远处。摄于2015328

我和那班初中同学,到了夏季,尤其喜欢晚上钻进水里玩耍,因为那时人少,没有干扰。最为普通的游戏就是水中追人。即是一群人在前面游,确定一个人在后面追。谁被追到,再由他追人。于是乎宽阔的水面上,像是有了一群惊飞的水鸟,欢呼声,惊叫声是不绝于耳。一般情况下,追人者都是追游得慢的,但偏偏有人喜欢追那些游得快的,不追上你决不罢休。那场面可就热闹了,往往百十米宽度的河面游了几个来回,一旁的人为他们不断叫嚷着加油,最终那个体力不支者退下阵去。有的人被追急了,就在水面上“玩失踪”,待其出现时,已在几十米开外了。 

说到水,还想起了夏天用井水的生活场景。我家后面的城墙根,有户人家的院中有口井。一到夏天,那儿就成了热闹地。井水清凉,每天用井水抹席子、桌子、拖地板多么好啊!每天傍晚,那户人家就不得安了。人们都是拎着桶、担着担,络绎不绝地在他家的院子和厅堂穿梭,少不了水洒得遍地都是。那时,人们都很质朴,即使很烦,也不好发作。只能忍受着众人每天的侵扰。我估计那户人家想填掉这口井的心都有,只是自家还要用,只能盼着夏天快快过去。我家去打井水的次数很少很少,怕给人添麻烦,更怕遭人白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件蠢事
后一篇:得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