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心写就的文章(三)
(2018-01-02 10:57:20)分类: 茗人况味 |
日本一面通过税制之争,加紧研制中国茶的同时,另一面又通过其他手段极力扩大市场,推销日茶。
30年代,日本中央茶业组合联合会议所成立的”销路扩张委员会”,每年拿出数万元作销路扩张补助费,专事开辟新市场。日人预言,3000万人的东北,每人年消费量1斤(实际没有这么高),将有3000万斤的巨大市场。这个数量相当于日本当时每年的总输出量,这确实有着无比的诱惑力。为此不惜采用卑鄙手段侵占市场,最典型的有二:其一是将中国绿茶大量与日茶掺和销往市场,而后逐渐减少中国茶的掺和量,直至最后全部为日本茶。这样既可满满改变东北人长期饮用南方茶的口味,不自觉地养成了饮用日茶的嗜好,又可倾销日本茶。其二是对中国茶极力诋毁。30年代时日本已全部采用机械加工茶叶,而我国则都是人工制茶。对此,日本摄制了一部日本茶和中国茶加工方法对比的影片,到处放映。影片中,对中国茶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尤其是人工做茶“不卫生”的镜头大肆渲染,同时突出日本机制茶省时、省力、讲究卫生等优越性的情节。这种对比宣传,确使中国茶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除上述手段外,日人对“日满”的一些人事活动也不放过宣传的机会。如1933年7-8月,伪满在大连举行“满洲博览会”,日本静冈县为此特设一馆出售静冈生产的各种茶叶。1933年5月,利用在奉天举行蒙古王会议之际,日本中央和静冈县茶业组合联合会议所专程送1000块茶砖给蒙古王,以此向蒙古人做宣传。1934年11月,伪满实业部大臣张燕卿一行去日本清水市视察制油业,静冈县茶业组合不失时机地赠送张等静冈县产制的茶叶。1935年4月,伪满皇帝溥仪及随员赴日“领命”,日本中央茶业组合联合会议所会长中村圆一郎和参事加藤为代表特赴其下榻处赠送银制花瓶和用锡器包装的日产红、绿茶,并致辞。1936年10月,在伪满新京召开“日满实业协会第四次总会”,该会有300多名日满实业家参加,声势颇大。静冈县茶业组合联合会议所会长山口忠五郎乘此机会向与会人员赠送了由静冈产制的“毛峰”、“大方”茶各一包,并大事宣传。
日本对东北茶市的侵占,这固然有善于经营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伪满施行强权,施行所谓“日满经济相提携”之殖民政策的结果。今天重温这段史实,日本之所以能侵夺东北茶市,只不过是当时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政治、经济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