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姚永培
姚永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35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妻儿从祁门到合肥(一)

(2018-01-14 11:11:02)
分类: 茗人况味

客观说,那时对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多少意识。苦日子过惯了,觉得那时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对所从事的工作虽无癖好,也不反感,只是感到在整个研究所有些虚拟。强烈一些的感觉就是县城太狭小,整天似在小巷子里,憋屈得很。当然,我们家的第三代大男人适儿应该出山受教育为好。

妻儿从祁门到合肥(一)

                                             (1986年7月24日适儿的外婆到祁门留影)
 

那次整肃会议后第三天,我便由祁门赶往合肥。当时妈妈在小姐姐处。一见面便将此事的前因后果迫不及待地说了出来。因为这是一个绝好的离开山区的机会。老人家历来都有个习惯,就是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当时境遇最差的那个子女身上。一天没有转变,她就一天不得心安。其时她认为我们这个小家在祁门生活较为艰苦,最好离开那里。为此老人家已琢磨着我的大姐夫有能力解决此事。

翌日,妈妈便和我到了大姐家,认认真真地向大姐二口子叙述了想离开祁门到合肥的愿望。并说了目前正是一个机会,错过了估计就得在山区呆一辈子了。大姐夫一直在政府任职,对人员调动工作见得多。但异地办理调动虽说比70年代或是80年代初松快些,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夫妻二人对工作的选择也有别。妻子心底里不愿改行,还想在老行当里寻找相对对口的单位。所以选择的范围很有限。其时,商品统购统销时代已结束,茶叶购销已逐步市场化,作为公有性质的茶叶公司虽然招牌还是响亮,但生意已是“风雨飘摇”,市场份额日趋减少。妻子为尽快调离,最终选定的还是供销系统所属茶叶公司为接受单位。作为我,自恃有些学习功底,很不在意做什么工作,将谋取何种差事看得清淡。说穿了就是我们夫妇当时都不识江湖真面目。

作为大姐大姐夫,他们看待此事当然没有我们这样简单。他们见我作如此急切陈述,并不是当即就有承诺,而是要在恰当时机寻找能成的机会。我们所能确定的调离路线图就是:妻子带着适儿先调到合肥,然后再以夫妻分居为由,我再离开祁门。他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一并就考虑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住房。我的接受单位若是与住房同时解决岂不是大快人心的事。所以联系单位、与人沟通、各种考虑等其间的滋味想必只有大姐夫知道了。

                                                      妻儿从祁门到合肥(一)                                                                  (其时的大姐大姐夫)

妻子在办理调动时,一边是要取得接受单位的接收函。一边还得做原单位领导的工作,恳请能够放行。这其中原委现在想来很有个中味。我们极为感激当时在促进原单位同意我们调离工作上做出鼎力相助的蒋成兰女士,否则调离的难度会很大,起码时间会延长。那年,我就常奔走在祁门和合肥之间,在掌握接收单位完整信息的同时,还得到省农科院相关部门做些解释或办理相关手续,甚或到老朋友蒋女士处询问所要解决事情的进度。应该说,妻子走出山区还算顺利,终在当年的10月份完成。

当然,我们调离祁门,心里对当时的领导还是有着深深愧意的。

                                  作于2017、1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