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办家具

分类: 茗人况味 |
1984年春节一过,我和吴萍就盘算着打家具的事。自83年我俩确定恋爱关系,随时间推移,建立自己小家的事就上了心头。我们基本都有将婚期放在1985年春节的心理。那时,我们都已适应了工作,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能力,而且我们的岁数也够晚婚的了,总之条件是最为成熟期。那时结婚常有什么“36条腿”、“72条腿”的调侃之说,无非是说结婚家具的多少。购置木材就成了紧迫的事。
说句实话,这些事我非常无能,常是二眼抹黑。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同事陈锐了。他是我们研究所在郊外七里桥茶场一单位内的小学教师,也是下放学生出身,六安人。上调回城后不知怎么分到了我们研究所,而且是干部身份。那时单位可自办一些社会性的机构,诸如学校、幼儿园等。研究所鉴于七里桥茶场距离城区有七里路,职工子女上小学不方便,就在那里办起了一所类似于乡村一人执教多个年级的临时学校。他就成了最好的人选。我们来后,因相同经历有着不少的共同语言,一来二往便成了挺要好的朋友。他的住处在半山坡上,几间平房前一处非常宽敞的场地,房后的山坡上,有着他自种的各种菜蔬,还养着鸡,农家味十足。也可见他是位勤劳而又能干肯吃苦的人。所以周末我们、尤其是我常去他那里享受着他的款待,其间自然相互交流和说些推心置腹的话。
自他得知我要打家具购置木材,可说是一手应承下来,基本没要我烦神。他不仅懂行,对其周边木材出售情况熟悉,主要还是出于内在晓义、乐于助人。那个春季,他是常常出没于山乡间,有时还是夜晚,打探和比较山农的私自出售价格。一有合适的就买上一些存放在他的教室内。直到暑期快到了,多批次购买数量觉得差不多了,又和我将其运到木材加工厂加工成可打家具的板材。这些基本都是他操办,我倒成了辅助人。记得家具制作接近尾声时,木匠师傅说还缺一点杉木板。我刚从外地调研回来,告知了这个情况,因时间紧,那夜他带着我辗转在山间农户家,硬是买到了紧缺的木材。为此我是念念不忘。
那年的暑期,是我印记较为深刻的时期。为何?因为杉木属于速生材质,成材期一般为4到6年,木质较为疏松,最主要的是水分含量大。家具必须在其干燥时才能制作。那个夏天,我和吴萍多了一件事,就是要常常在晴天的早晨将其搬到阳光下晾晒。这真成了一道风景线。研究所偌大的后院内,一块块长木板依次靠竖在周遭的墙壁上,满满当当的,似乎在向人宣告着我们要打家具结婚了。到了傍晚又得依次收回到贮存地。确实够我们忙碌的,好在工作较为清闲。
这年的9月份,经人介绍,请了二位木工师傅在研究所一间空屋内开始了家具制作。不巧的是在这过程中,我又参加了大半个月的外出调研活动,照看和购买各种家具所需之物的繁琐之事一股脑都落在了吴萍的头上,待我回来进展大半了。待家具做完后,我们将其运到我所住的二层小楼内,请了油漆厂一位油漆工上门给其油漆。终在年底前完成了所有家具的制作。
这以后,我虽然搬了几次家,换了几次家具,始终还保留了几件。至今罗兰德的老屋内,也即是原来适儿所住的房间,还有一张床、二个书橱、一张书桌这些老家具。西二环这边的新屋,特地将那时制作的几把折叠椅带过来了。这些老家具经久耐用不说,主要还是存有对远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