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鸭子上架”
(2016-07-23 18:29:41)分类: 日记 |
坐在办公室内正不知所措之时,发生的二件事使得我回到了现实中。
其一,下课时,隔壁的校长和教务主任的办公室门口,一批初二的学生嚷嚷着在问询学校领导,为何将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好老师又撤换了。其声浪一声盖过一声。我一听便知是说我。作为老师,被自己的学生信任,虽是题中之义,可在那年月的基层学校,南郭先生多多,此乃属不易之事。做过老师的当应知晓,你站在课堂上,学生们满怀期待之情,表现出强烈地求知欲,聚精会神且又充满信任地听你讲课时,有种特有的幸福和自豪感,不做老师还真体会不到。为此,给了我其时相当的自信心。
其二,学校内有二位意气相投、相处融洽的“老三届”高中生,一男一女,一姓陈,一姓吴,均已教书多年。他们见我此状,知晓遇到了难处,主动和我交谈了许久。当然,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对话中,让我眼中一亮的是他们都说到要抓住学生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再则多去听听重点班的课,那可是学校最棒的老师。交谈的结果,真有指点迷津的作用,让我有了任教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信心,二是思路。我又想到了当时自己正在啃读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内容全又重点突出,简约又易掌握,而且题型多,何不用它作为给学生复习的辅助教材?我似又有了任教的手段。至此,我有了从水深处挣扎上岸的感觉。
下午第一节课便是初三(2)班的数学课。教务主任带着我到了班级。他高调地介绍了我一下以后便离开了。这“高调”无非是当众夸奖我授课挺好而已,其目的是安抚学生不要怀疑老师无能。面对狐疑满腹的学生,心里自然有点发慌,但也说不出什么,只能依照中午的考虑,做了二件事,一是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现场独立完成,这是摸摸底,了解学生的大致学习情况;二是现场征询学生现在学习中的难点所在,要求在作业本上答题完毕后写出来。其后我就无语了,静等学生做题答问交作业本。下课收齐作业本便离开了教室。这就是我上第一节初三数学课的经历,挺难忘的。
回到办公室,可说我是有点迫不及待地阅批作业本,急欲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认为的学习难点和重点。直到批改完作业本,已是日落西山了。坐在空空的办公室内,思绪良久,有了几点实在的认识,一是此班学生学习情况一般,约有60%左右能完成或部分完成难度较低的题目,只有一到二位能完成有点难度的试题,其余的确是很糟糕;二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最难学的是几何。有了这些基本情况,我便有了自己的思路,即是抓住大部分学生学习情况实施复习授课。应该说此时心里方有了一点底。
事也凑巧,那期间我读数理化自学丛书,刚读完初中的代数,正学到几何部分,很熟悉这些内容,而且知道其中的难点。那时我每天下班回家,会根据所学内容做大量习题至夜深,而这些习题难度有高中低之分。可以说我毫无犹豫地就决定将中等程度的习题拿到课堂上讲解。第二天上课时,我就在学生的疑虑中开始了讲课。很快便将学生引到题目的演算上,那双双紧盯黑板的神情就告知你很有效果。下课时我拿出写有当天作业题的纸张交给了学习委员,请他抄在黑板上,那份量可不轻。未待我走出教室,诸多学生便围了上来和我交流,那情景我便得知已取得学生的认同。以后的日子,我和学生相处融洽,教学都甚欢。
那段时间我确实非常辛苦。白天备课占用了很多时间,老是在考虑这方面的内容如何讲得更好些,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多演算一些需要掌握的内容,一点也不敢马虎。此外,批改作业用时也很多。再则还要抽出时间到重点班听老教师讲课,并向他们请教我遇到的问题等。中午吃饭后到下午上班的这段时间,我可不能休息,仍然处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着“笨鸟先飞”的处事准则。
即使这样,心里很清楚,授课时缺少启发性,更无前后知识的融通性,只会一股脑地灌输,没有授课的技巧和灵气。还有就是自己数学知识的“现烧热卖”,这边还在消化吸收,那边就得给学生授出去,何谈“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储备,缺乏了应有的高度。依现在话说,这是自己的硬伤,是其时做任何努力都无法弥补的短板。这便是我“赶鸭子上架”的任教经历,常为有误人子弟之虞而惴惴不安,所以我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