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古北水镇小记(上)

(2016-04-25 19:47:32)
分类: 游记

   已是3月下旬了在京是整日宅在家中,有些沉闷。屡屡坐在向阳的晒台上,太阳高照,暖意甚浓,不由寻思着出外踏踏青、呼吸呼吸早春的空气了。适儿似瞅准了我们的心思,安排了我们去京城以北的密云县古北水镇转转,那里可有著名的明长城遗址。这个地方我无知,来了精神,也来了兴趣。

3月25日,周五,阳光灿烂。我与妻于中午便上幼儿园接上了孙女小诗越,驾车趋向目的地。与小夫妻商定晚上在古北水镇会合。

出了北京城,顿觉换了人间,满眼的车变成了满眼的山。京城以北的沿途多是大小山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连绵不断。由近望远,一片灰褐土色,少有树木,显得苍凉。没有满目的苍绿,没有万物的生机,有的只是风中漫山遍野的瑟瑟摇摆的草。但天空是湛蓝湛蓝的。这景象与我意念确是相距甚远,未曾想到南北方的山区竟会有如此大的不同,着实领教了一番,也唏嘘了一番

            游古北水镇小记(上)                          
                                                                 (还未返青的京郊山乡)

孙女小诗越一上车便午睡,车到古北水镇大酒店门前,她就睁开了眼,可谓配合默契。虽是周五,酒店门口已停满了车。酒店的大厅内,也是人声鼎沸,都在忙着登记住宿。现代人度周末的方式已是亲近自然的休闲。待我们安顿好,也是亟不可待地要去游览古镇风貌了。已是三月,这里的春意迟迟还不肯显现,气象仍肃穆。站在酒店的高处极目远眺,阳光下,远近的山,近处的小镇,树木都还不着急返青,地上的草也是黄黄一片,鲜有夺目的绿色。视觉确是不那么爽。

游古北水镇小记(上)
                                                    (孙女小诗越在古镇大酒店内的留影)

我们牵着小诗越步入小镇,站在进口的城楼处,一副京师锁钥的横匾赫然列在眼前,顿时让你有了历史的质感。不由便在思量着当年此地拱卫京城的要义。

游古北水镇小记(上)                                                                      (古北水镇入口处)

我们踏入的古北水镇是因有名的司马台长城而成。抬头遥望远处的山脊,迤逦的长城伸向远方,间插有座座敌楼,望过去雄伟又险峻。可叹我已无脚力攀登这陡峭的长城,亲临高处一览风光。只能远远地站在山脚下,痴痴地看,发会呆。想象着若是在高地,定会领略到燕山山脉的雄浑、华北大平原无际的壮观景色。都说司马台长城野性十足,正是此处山势陡峭,地势险峻,修建时因势利导,有着叹为观止的奇妙。而且此处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长城,所以才有中国长城之最的美誉。我们逛完古镇回酒店时,夜幕将临,突然间沿长城一线全都亮起了橘黄色的灯,烘托出非常壮观的长城景致,真是一绝!

游古北水镇小记(上)                                                               (暮色中的司马台长城)

何谓“司马台”,着实费了番思量。我倒相信这一说,即当年此地山路险恶,骑马过境若有不慎便会跌入山谷,故有死马台之称。后人觉得此名不雅,才有了司马台之说。明朝时,关外的游牧族觊觎着关内,时常入关侵袭,抢夺财物、骚扰百姓不说,也严重威胁着京师。司马台长城距离京城不过百余公里, 自然抵御作用强大,故有“京师锁钥”之称。驻守的官兵如流水,但边关长存,如今的古镇想必就是为服务官兵而演变、发展而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