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二姐(一)

(2016-04-15 09:14:16)
分类: 日记

1978年春节后的淮南之行,还有一项要事,就是探望我的二姐一家。因为她家就在淮南,这是我从未来过的地方。

此行之前,我对二姐一直印象不深。她离家时我还不记事,可能刚会走路。只是家里人时而谈起,说她当年支援二淮普及教育,吃苦耐劳不回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我的二姐(一)                                                                      (二姐曾经的照片)                              

记得那年的219日,二姐的长子淮骏一早便到淮南电校三姐家,用自行车接上我这个小舅,越过淮河,一路骑行在淮河以北的广袤土地上。路都是土路,坑洼不平。行道树不多,稀而疏,满身的黄土。北风吹过,扬起很大灰尘,确是有点不适。路二旁的越冬麦田一望无际,给人以浩瀚的感觉。这些都是对我这个未出过门的人来说,即新鲜,又好奇。随着向乡村深处的骑行,我不由打量着眼前的外甥淮骏的背影。上次在芜见面还是个清秀的小男孩,十分乖巧,特别招人喜爱。父亲见了他似乎特别喜欢,常是牵着他的小手到处逛逛。十余年不见,已长成小伙子了。

我的二姐(一)                                                             (二姐夫妇与二个儿子)

一路闲思遐想着,极力想着我所知所记得的事情。

不觉想到二姐也是十余年未见了。上次见面,是1966年的夏秋季,那是一个多事的年月,文革已开始了,她在芜湖生其女小守文。我朦胧记得生产前,二姐央求父母,说是生下后就送人吧。估计原因是工作忙无暇顾及,经济也非常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文革来临,日子不太好过。通过人介绍,已联系到皖南大学(后改为安师大)的一位无儿无女的教授,非常愿意接受。后妈妈反复思考,对父亲说不能送人,孩子只愁生,不愁长的,以后肯定要后悔,会怪罪我们的。此事也就此打住。以后的岁月屡屡提起此事,总会有不尽的滋味涌上各自的心头。但未将孩子送人肯定是最好的抉择。若是送人那肯定是没有办法,是无奈之举。也就是二姐在家坐月子个把月的时间,淮南那边传来二姐夫遭人揭发有被揪出批判的危险,一听此事,二姐在家呆不住了,哭啼啼地带上女儿就回家了,怎么留都不成。一想到此事,父母及所有人都唏嘘不已。那时一个怎样的岁月?!

我的二姐(一)                                                                 (二姐家的四个孩子)

途中缅想中,不觉又想到二姐夫的一件往事。那是在1960年,全国都在度饥荒。城市居民好歹还有每月的粮食定量供应,尽管杂粮的比例高。人没有油水,也就特别能吃饭。家庭不控制好,不到半个月就会把一个月的定量吃个尽光。所以常有在路上发生抢吃的事情发生。若是有人在路上吃东西,无疑是一件很危险的行为。那时我虽然只有五岁,对此事有了记忆。我们很感激妈妈,记得她每天用一杆16两制的小称,将每人每天的定量一一称出,分别做好,各吃各的那份餐。邻居问我怎么不拿多的那份啊,我会说我的粮食定量少,只能吃少的。妈妈听此总会露出那时难得的笑脸。因为这是她教导的,为一终生受益的品行。所以那时我家从未发生饿饭的事件,顺利地度过了难关。那年,二姐夫不知何事,出差来芜湖。拜见丈人丈母不好空手,硬是从淮南背来了一麻袋的胡萝卜。这一路颠簸真够他受得。据说他还是想尽办法在当地弄到的。胡萝卜当时价格每斤0.80元,那可是有价无市。我们一连几天吃着算是美味的胡萝卜,那可尽着肚皮装哦。我想打得饱嗝或是放的屁都是胡萝卜味。这件事也就成了我没齿不忘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