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高考

分类: 日记 |
我的安排也很简单,即是白天上班,晚上自学。为了节约时间,一是减少回家的次数。因为一个来回总得半天时间;二是搬到学校去住,免得在知青屋来人不断多有打扰。在那远离生产队的学校,虽是夜晚无人显得阴森森的,可无人来往,正好可以安心读书;三是戒了看小说的嗜好,尤其是中断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因为那样太占用时间。以至于现在翻阅那段时间的日记,几乎是一片空白。不知是悔还是不悔?一直到第一次高考结束才又恢复写日记,那已是1978年了。总之,将平时所能用的时间最大化的用在学习上。
记忆中,1977年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份。当然,这是对我记事后而言。恢复高考,突然让年轻人能够在公平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未来的人生,尽管有些不适、准备不足或是非常仓促,但足以让人兴奋不已。社会潮流的改变,腾出空间给以智者施展才干,让人类精英以科学知识改造和发展社会,这无疑是人类
至于复习的功课,我本倾向于文科。说句实在话,那时的我也就多读了几本小说,其他可说是满脑子的空白,白痴一个。为此家人有过多次议论。我的一个姨表姐,极力主张要学习理科。其理由很简单,在那个时常会发生“文字狱”的年代,风险确实太大,不能再走兄长擅长舞文弄笔的路了。确实,那个年月,这种隐隐担忧还是如影随形的,不敢忘记。为此决定了我要复习理科,我也就朦朦胧胧地接受了。
说起复习的中学课本,那时是异常的缺乏。手头上借到的一些老课本,相对于那几个月的复习时间,真是太不实用。而且与当时高考的复习大纲根本对不上路子。只能勉勉强强地凑合着学习。基础本来就差,再没有合适的学习教材,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的兄长对我参加高考极为重视,可说尽他所能地帮助我。常是为我不会不懂的数理化题目极力演算。尤其在时事政治上,常是为我逐题讲解,不厌其烦,直弄到我不糊涂为此。可说他对当年高考复习的时事政治内容烂熟于心,以至于我考试得了77分,最大的功劳者是他,我不过是代笔而已。
77年的高考时间定在12月10—11日二天。那确实是万人瞩目的大事件。我当时的心态可说是乱而浑浑噩噩,一副不为自己未来担忧的庸人面目。只盼望着赶快过去。待得进入考场,心态还算好,能做出自己懂得、会做的题目,这倒没犯浑。只是数理化不会的题目太多。二天考试下来,自然非常沮丧。但还是存有侥幸心理。
待到一个月后,确切地说是1978年1月11日,听到了已被初选的消息。自然十分喜悦。我的分数虽然超录取线近30分,可文理二科成绩倒挂。考理科,理科成绩只占了四分之一,时事政治和作文成绩占了四分之三,这确是奇葩一朵的成绩。作文“紧跟华主席,永唱东方红”,我居然得了80几分。可怜数理化加起来只有50多分,说起来用数理盲一词毫不为过。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还是被此忧住了。1月18日的体检,血压显得较高,又经复查。肝部被医生反复摸压,似是有问题。中学时得过急性肝炎,肝区一直不太舒服。其肿大肯定是存在的。出了医院,真不知自己体检能否过关?
最后的结果是我未被录取。尽管当地的招生办与大学协调,最终都无果。分析的一致意见,理工科的学校不需要文科成绩好的。最后转向医学院,无奈招生人数已满,失去了机会。
就这样,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第一次让自己做主决定命运的机会过去了,不免带来强烈的挫败感,“落伍”的意识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