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学生排练节目

(2016-03-16 12:03:14)
分类: 日记

   1977年6月上旬,公社教委通知所属各中学、小学,拟在该月下旬举办一次文艺汇演,并选出好节目参加郊区教委组织的汇演。要求各校积极参加。接到通知,起始谁也没将此当一回事。总以为从没有做过的事,也不可能去做。而校长却盘算开了,他是看准了我在大队文艺宣传队的作为,意在可不可以训练学生试试。隔天他在办公室提出后,受到全体老师的赞同。并确定学校唯一的女教师W做我帮手。就这么一吆喝,我便被赶上了架。心下想道,做成此事,校长和学校可倍有面子了。但我要付出很大的辛劳,还不知成不成。

我们这个学校从没有开过音乐课,孩子们嘴里哼出的基本都是本地的民歌或是当时流行很广的革命歌曲。我来到学校后,还常在兴趣时给孩子们讲讲一些音乐知识或是学习简谱,那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真要排练一个能拿出手的节目,太有难度。心里确实没底。好在那时年轻气盛,没有世俗的心态。能做成事,开头总是很难。一旦起了头,就会有发展。这也是日后几十年工作所验证的一个道理,就怕不肯干。

既然应承此事,就得谋划此事。首先是剧本,必须是农村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选择何种文艺形式等?我想到了大队一位有文学才能的知青L君。因为大队许多文艺节目剧本都是她创作的。我在最快的时间内,与她充分商讨,确定了以歌舞形式表现小学生在春耕生产中,为多打粮食,大积绿肥的内容,题目就叫红小兵支农忙。L君神速,一夜便拿出了剧本。稍作修改,便摆到了喜于并善于谱曲的J君面前。J君也是一夜就将谱好曲的剧本交回给了我。做成一件事,没有合适的人确是枉然。这也是一个硬道理。L君恢复高考后学医,现为芜湖知名医院眼科专家。

为学生排练节目                                                  (左一为L君。L君和几位大队的女干部合影)

学生们听说要参加文艺汇演,热情是相当高。我们选择了四、五二个年级的十来位女同学参加排演。无论是她们本人,还是她们的家长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其时整个学校也都将此事作为中心工作了。一度时间内,老师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从嘴里哼出的都是我们的歌舞曲调,所议所说也都于此有关的事。

接下来就是排练。我和W老师教孩子们唱剧本中的几首歌,这是要有耐心的事,起始都是不着调的,不成样子,非常好笑。反复教,反复唱,并要求她们抄回家继续练。同时我邀请了大队广播员、也是大队宣传队歌舞主力的L君助我教孩子们舞蹈。整个排练场上,教者尽心尽力,非常认真,不厌其烦;学者兴致高,很用心,也很刻苦。每天大家都是一身的汗水。经过一周的学唱学舞,出了形。接着便是对每位孩子的纠偏纠错,即是音要准,动作要到位,并极力将舞蹈跳得优美些。最后就是组织大家讲究配合。无论是唱,还是舞,都要尽可能的一致。半个月下来,我心方才有了着落,感到了一丝轻松。                                  

孩子们演出的服装是白衬衫蓝裤子。至于道具,现在说起来好笑,那可是真家伙,一个竹篮子,一把小镰刀,都是学生自己家的劳作用具,一点不含糊。那时根本没有钱去制作舞台道具。想在想想也怪可惜的,没有留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6月下旬的一个天气很好的下午,我和W老师带领学生去公社参加汇演。走在田埂上,孩子们的红领巾、白衬衫在阳光下分外夺眼。她们尽情地唱啊、跳啊、嬉笑啊,似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鸟,活跃极了。此情此景想必给她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看得令我们都不由羡慕起来。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一种园丁培育孩子有成果的欣慰。当她们在公社礼堂的舞台上极其认真地表演完节目,台下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时,我心有点醉。

其后,我们的节目被推荐参加郊区的汇演。尽管演出效果平淡,终是完成了一件要事,我心欣然。

 

                           作于2016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融入学校工作
后一篇:宜城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