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记(二十二)---简阳石桥小镇

标签:
旅游 |
分类: 随笔 |
石桥小镇属四川省资阳市辖属的简阳市的一个镇。镇上人口不过二万余。距成都70余公里。离简阳市只有3公里,现已连成一体,基本没有清晰分界线。四川最早建设的成渝高速过境,因此交通很是便利。

小镇依一条经年流淌的沱江而生生不息。正是这沱江,在交通主要依赖水路的当年,造就了石桥过往的辉煌,一度成为四川的四大名镇之一。为此,我的亲家以及小镇的人都为此自豪。随着水运业的衰落,小镇可真是没落了。这几年每年去往此处,感觉没有变化的镇况,似是被经济飞速发展遗忘的一个地方。我倒喜于在镇上各处走走看看,寻找些我所感兴趣的物事,拍些照片。

古来水路便利之处,定是商贸重地,人流物流钱流十分充裕。石桥曾因生产井盐而红火过,为此设立过“六省会所”,因此移民大增。小小的镇上,因此有了福建街、江西街、陕西街等,释去了初次来看到街名的疑惑。石桥最鼎盛的时期,还是在抗战期间。其时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无论在兵员、还是物资供应,为全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石桥小镇滨临沱江,具有发达的水运优势,因此成了其时较为繁华的码头,一度曾每天停靠千余艘船舶。为此还专门设立了“水上警察局”。向有“嫌贫爱富”的银行计有13家也在此设立了机构,可见其时石桥镇物流钱流的强盛。其时在镇上开设的百余家茶馆,也说明人流的旺盛。即水运中心造就了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时过境迁,繁华的石桥早已不再。现小镇已非常破落,看不到现代的痕迹。从仅有70公里开外的成都来此,二重世界的反差巨大。石板碎石铺就的三五条街面,有着沧桑感,可现实并没有给予它们的历史意义。沿街二旁的房屋,基本都是50年代或更久年月建造的,岌岌可危。不少有些年月的古建筑都处于风雨飘摇中。曾经辉煌时期的“六大会馆”,现仅存一座破败不堪,但还有当年气势的“陕西会馆”。这景象可能与一些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乡镇村落一样,随大都市的打造和中心城市的建设,有种让其自生自灭的意味.





漫步在街头,有二种景象引起我的好奇。
一是棋牌室或说是茶馆,散落在街巷中是特别地多。这儿的人,基本是上午忙事,下午打麻将。在成都宽窄巷游记中,我曾说过,这是四川人的天性。他们天生具有逍遥安逸,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在茶馆打麻将或是打牌已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须臾不可分。可谓的茶馆人生是也。


另一是小镇逢单日的集市。每到集市日,小镇周围的山农携带着自家种植的菜蔬和当地土产聚集在小镇的几条街上出售,那场面是人山人海,相当的壮观。这种小农自产自销的初始经济形态能够发挥和保留到如此极致,真令我开了眼。不容说,这种集市给了这个小镇和其周遭山民生存的巨大理由,也是这个小镇的活力。我是看不尽看,欢喜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