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记(二十)---游览成都宽窄巷

标签:
旅游 |
分类: 随笔 |
9月5日,又是一个周六。我们带着小诗越,适儿驾车,由资阳去往成都。目标很明确,领略宽窄巷的风味。这天,不小的雨一直下着,秋况显然。
确切地说,这是一条商业街。尽管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南来北往的人还是充塞了所有街面。走在说宽不宽、说窄不窄的弄堂里,不断避让着游人,伞倒成了视觉的主体。这很影响情趣,让人不爽。有种说法,不到宽窄巷就等于未到成都。我们和游人一种思维,还是得浏览。


细观之,这是一条仿古的街道,于2008年完成改造工程。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的老式街道与其间的大大小小几十个清末民初的四合院群落构成。现已与成都的大慈寺、文殊院并称为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在日益怀旧的现代社会中,它是古成都的缩影,再现了古居民的生活场景,唤起人们对往昔平静悠闲生活的记忆。



我来川多次,去过多个地方,感觉最深刻的就是此地人的生活态度令我赞叹不已。似乎他们的天性中就崇尚逍遥安逸,顺其自然。细想想,活了大半辈子也才感悟到,这种人生态度还真是相当有理,近乎生活的本质。不是吗?!物欲嚣张的社会中,大凡人活得累、活得紧张、活得不自在,都与人追求的东西太多,或是追求的目标太高有关。成都宽窄巷的全力打造和隆重推出,想必有此意,即是通过再现老成都居民悠哉舒适的生活场景极其它所富含的人文精神,让那些忙碌的人在生活态度上有所回归。数十年来,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人,普遍生活节奏加快,熏陶渐染出多少为了打拼而忘记生活是什么样的人。到宽窄巷内走走看看,或许可使你领悟点什么?想必也是这三条巷子及其四合院落存在的现实意义。茶馆里,各色人在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或是几人一桌安然地打着麻将;或是坐在酒店内喝着小酒,看着台上演出的地方戏,不时的叫声好;或是在自家的书房,读着喜欢的书,写些喜欢的文字,品味着喜欢的字画;或是在自家院内,摆上一桌一椅一壶茶,自得其乐地看着院中树,看着青天,听着鸟叫,有点雅致。若是来了兴趣,约上一弈友杀上几盘棋,岂不快哉!这种静生活、慢生活、闲生活不正是现代久居城市紧张生活的人所极力推崇和向往的生活方式吗?!前二年电视《中国好声音》栏目中,有一成都的小哥们说唱了一首”老子明天不上班,爽翻“ ,正是将这种情致发挥到了极致。虽有玩世不恭之嫌,但却代表了上班族的一种心声。因此被作为减压神曲而受到追捧。扯远了,打住。
匆匆走过几条巷子,已过午时,雨还在下着。小诗越说要回京给她的小朋友买些礼物。她和她爸爸进了一家精致的礼品店,欢笑着带出了八只”小熊猫“。我们学着老成都人的安逸劲,极为舒适地走进了”成都映象“,在深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店内,边吃着当地的特有食物,边看着当地风味的演出,其乐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