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的生活简况

分类: 日记 |
在乡村做代课教师,每月有27元的工资。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曾说过,心里老是有一道过不去的坎,这就是父亲去世后,一直由姐姐们抚养,也就是母亲常常念叨的自食其力问题。下放到农村,生活也只能处于半自力。做起了代课教师,似乎使自己看到了希望。可按照大队的要求,我每月要上交生产队20元以计工分,剩余7元可作为我的零花钱。而在当时,这钱大部用在抽烟上,所以还是不能说完全自立,只不过家庭的负担相对轻松些。

自下放农村,抽烟已上瘾,终成一辈子丢弃不掉的习惯。那时所抽烟的品牌为“东海”,是当时城市百姓最为普遍的一种,0.27元一包。每逢节日,会发一种叫做“烟票”的东西,凭此票可供应二包较好的烟,比如“大江”牌香烟,价格是0.36元一包。那时偶尔也会购买,用以会友和交友。其时农村人抽的烟要低劣得多,许多农民只抽0.08元或0.13元一包的“丰收”或“大铁桥”牌香烟。每月我抽烟所需费用大致在4—5元之间,烟量约在每天十支。这个烟量从1977年开始,保持了许多年,直到2002年做起了费神的工作,烟量那是突飞猛进,几乎是几倍增长。抽黑了肺,抽坏了气管,抽弱了身体,还不知悔改。
自做起了代课教师,我决意是周日参加半天的农活。那时还是一周只休息一天的作息时间。实际上考虑的简单也不简单,说起来原因大致有,一是不脱离生产队,一周半天时间足可和农民保持亲近,不致离得太远;二是经常劳动,不会忘记农活的艰辛。这种思想感情当时确实很深,有着很清醒地认识;再则,还是追求进步的需要。“政治”这玩意,工作了一辈子也不甚明白,而且是越深入越是糊涂。只道是所要表现的行为必须要与政治上要求的相关标准相符合,也得与常人眼中的道德伦理相符合。只是以后的发展超乎了标准,出乎了道德伦理之外,成了个人的标准和需求。社会一旦到此地步,是该要问问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