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熟识的大队干部

分类: 日记 |
我下放此地,与一个其时在大队任团支部书记的W有关。
此人天生残疾(小儿麻痹症),一根拐杖不离身。个子不高,说话嗓门特别高,中气很足。一双大眼睛乌黑透亮,很有精神。长着地道的国字脸,显得也很周正。由于腿有残疾,不能干农活,为求生计,父母让他求学、并学了一手裁缝活。成年后,娶了一位外地的女子为妻,生有一位女儿。他所住地正是我下放的生产队,我与他的二位兄长倒是经常在一起干活。其时,在大队干部的编制中,团支书这个职务属于大队为数不多的脱产干部之一,所以,也是当时多少年轻人觊觎的职位,只不过自己没有多大的能耐,没有领导的看重和扶持,想必坐不上这个位置。而他和当时任职大队书记的关系极为亲近,是其一手培养的。
俗话说,老天爷对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开扇窗。W没有与常人一样有着健全的四肢,失去常人自由行走、参加劳动的资格,自然是不幸。可经岁月的磨砺,常年生活的讨教,养成了对命运不屈服的性格。他没有在家关起门一心做裁缝,而是奋力走出家门与正常的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轻人一样步入主流社会。他独辟蹊径,花费常人数倍的热情、精力和气力投身到大队的各项工作中,包括与大队干部、尤其是大队书记的密切接触。也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认可。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得到其时大队书记的赏识,为其不屈命运、敢于挑战正常人的勇气而折服,终于如愿登上了大队的政治舞台,成为农民仰望和羡慕的大队在编干部。
1974年春季,我高中毕业,确定下放到郊区后,四姐专程前往W处,咨询并了解所在大队情况。其时,他已担任大队团支书,有其关照蛮好。而且此地在国道边上,不太偏僻。其意下放在此挺合意。W确是热情,非常欢迎我下放来此。这以后就是我于1975年1月15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