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合法古生物化石——女神双耳虫(Amphotondeoisdeois)

标签:
女神双耳虫山东三叶虫 |
分类: 石话石说 |
女神双耳虫(Amphoton
deois)是一种特征明显的三叶虫,即便当初对如何区分三叶虫一无所知,我也总能根据它独特的外观将其认出。虽然这是一种很常见而又美丽的三叶虫,但直到现在某罗也仅仅只是收集了两块负模罢了。女神双耳虫的产地主要为山东例如临沂、莱芜、淄博等地区,生活于中寒武世浅海环境(张夏组)。而在江苏、湖南、贵州、辽宁等地也多多少少发现过一些双耳虫属的化石碎片,这些产自其他地区的双耳虫大多被鉴定为其他种类,例如“强大双耳虫”(Amphoton
robustum )、“大南庄双耳虫”(Amphoton
dananzhuangense)等等。在国外,韩国、朝鲜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双耳虫属的成员分布。

出产于山东和湘西的许多在页岩中保存的三叶虫化石表面上,往往还能看到银白色的钙化膜覆盖,这常常使得化石全身或者部分区域与围岩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高了观赏性。虽然上面这块标本并没有完全被钙化膜覆盖,但也很好地呈现了化石本身的细节,再加上化石本身个头并不是很大,这使其显得更加精致。
女神双耳虫属于耸棒头虫目长眉虫科,正如上图展示,女神双耳虫的体型并不是很大。女神双耳虫的头鞍凸起,为前端略大的长柱形,上有4对浅而窄的头鞍沟,颈环区域有颈瘤或短的颈刺。女神双耳虫的固定颊非常狭窄,前边缘窄而向上翘起,鞍前区则略微下凹。女神双耳虫的眼叶有几分莱德利基虫的感觉,为长弓形。两边的活动颊处没有颊刺,看起来就像人的耳朵。女神双耳虫胸甲7节,胸甲的每节轴节均有一根小刺,但是在正模中往往难以保存下来或者难以看出。尾部为半圆形,边缘较宽,有3节尾轴和1节轴末节,有的女神双耳虫尾部会保留侧刺(可能为突变的原因)。由于某罗手里的这两块女神双耳虫均为负模,所以标本和上文中涉及到凹凸的部分对照时是相反的。

出产于山东和湘西的许多在页岩中保存的三叶虫化石表面上,往往还能看到银白色的钙化膜覆盖,这常常使得化石全身或者部分区域与围岩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高了观赏性。虽然上面这块标本并没有完全被钙化膜覆盖,但也很好地呈现了化石本身的细节,再加上化石本身个头并不是很大,这使其显得更加精致。
▲为了能从大体上展示化石上的细节所以采用了打光的方式拍摄

至于另一块标本,上面除了有一只体型较大且基本的女神双耳虫(负模)之外,周围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女神双耳虫零件保存了下来,例如尾部、头鞍和固定颊、活动颊等等。得益于这块较为完整的女神双耳虫的体型比较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只女神双耳虫的颈环靠后的区域和部分胸节中部的区域有小孔,这些小孔就是女神双耳虫这些区域上的小刺留下的痕迹。

至于另一块标本,上面除了有一只体型较大且基本的女神双耳虫(负模)之外,周围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女神双耳虫零件保存了下来,例如尾部、头鞍和固定颊、活动颊等等。得益于这块较为完整的女神双耳虫的体型比较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只女神双耳虫的颈环靠后的区域和部分胸节中部的区域有小孔,这些小孔就是女神双耳虫这些区域上的小刺留下的痕迹。
因为目前只是收集到了两块负模,所以我的内心依然是不满足的,毕竟保存本体的化石和侧压保存能看到轴刺的个体也很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