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食物名称里的贸易史

2023-09-02 09:11:39
标签: 杂谈

常见的食物名称,有的带“番”,比如“番茄”“番薯”;有的带“胡”,比如“胡椒”“胡萝卜”;还有的带有“洋”,比如“洋芋”“洋葱”。

看起来,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异域,其实不同的名字包含着不同的贸易路线。

先说“胡”,这些带“胡”的食物,大多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带来的。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文化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开辟了从汉朝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张骞本人就带回来很多植物,许多食物就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逐渐传入我国内地的,比如胡麻、胡荽(香菜)、胡桃(核桃)、胡蒜(大蒜)等。

食物中带有“番”字的也很多,如番茄、番木瓜、番椒、番梨(菠萝)等。这些带着“番”字的产物,大多来自美洲。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人凭借武力征服了美洲。在欧洲人的主导下,新旧大陆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食物交流,这也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

16世纪,西班牙人夺下了吕宋岛的马尼拉,并以此作为据点。西班牙人将廉价银矿石从墨西哥运到了马尼拉,并与穿越台湾海峡前往马尼拉的福建商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中国的生丝、丝绸和茶叶就沿着这条贸易线路到达墨西哥。

西班牙人也将一些美洲农作物带到了马尼拉,再由马尼拉进一步传到中国,因此带有“番”字的食物大多来自美洲。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番薯”。

带“西”和“洋”的食物也很多,如西蓝花、西芹、西葫芦、洋白菜、洋葱等。这些大多是康乾之后传入我国,尤其是到了清朝末年,西方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开始渐渐向西方学习。

国人通常把这一时期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都加“洋”字,以区别国内其他物品。

有趣的是,这种命名方法不单中国是这样,全世界都如此。比如日本以“唐”开头的食物,大都是通过中日贸易和交流传到日本的。如唐黍(玉米)、唐菜(菠菜)、唐辛子(辣椒)、唐瓜(黄瓜)。

食物的名称,也是全球化贸易的一个缩影。( 据《今晚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