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秋冬当心“吃”出病来

2023-08-08 12:20:20
标签: 杂谈

       秋冬时节,有些食物容易引发疾病或不适。

  【冬枣、板栗】冬枣和板栗都属于较甜且不易消化的食物,患有上消化道疾病者,尤其胃动力不足、平时容易饱胀者,以及进食生冷食物容易中上腹疼痛者,吃后会出现胸骨后或中上腹饱胀梗阻感。这类人群少吃或者不吃,也可以通过服用促进胃动力药或行气导滞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烤红薯】红薯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尤其空腹进食后,易出现反酸、腹胀、排气,糖尿病人群还应警惕血糖升高。平时容易反酸、有反流性食管炎和糖尿病人群,建议少吃,避免空腹进食,注意等量替换主食。

  【大闸蟹】大闸蟹在中医里属于寒凉食物,在现代医学里属于特异性蛋白质。因此,怕冷及受凉易腹痛、胃痛、痛经者,不宜过量食用。吃大闸蟹应适量,不要等放凉了再吃。食用时,可配合生姜、芥末等温热的调味品。

  【橘子、干红枣、炒货】 秋冬季节,皮肤、嘴唇、口舌、咽喉都较干燥。橘子、红枣、炒货等食品,尤其添加各种香料经过高温炒制的坚果类,容易加重燥热的产生,导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面部长痘、皮肤干痒等。应避免一次性或连续大量食用这类食物;皮肤过敏者不建议食用。( 据《上海大众卫生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