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新二十四孝(1—8)

2022-12-16 10:58:31
标签: 杂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2011年,中国评选出了当代“新二十四孝子”。

(1)杨怀保

养活全家七份兼职,组织募捐孝行天下。

杨怀保,陕西省勉县定军山镇人。10岁时母亲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坚强地挑起了一家的重担,操持家务,利用课余时间上山挖药、种地,补贴家用。

18岁时,父亲腿被砸伤且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仍积极面对,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带着家人上大学,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全家的重担,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孝子"之歌、自强之歌。

2009年,杨怀保创建了国内首家民间敬老公益机构——中国孝基金。

(2)邓桂芳

行孝上班两不误,白衣天使有恒心。

邓桂芳,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那香卫生院护士长。她为了照顾家里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爷爷,伯爷爷,姑奶奶,邓桂芳把他们接到了那香卫生院与自己同吃同住。每天,她细心地为老人喂饭喂水、翻身擦洗、按摩、擦背,清洁房间。

老人情绪不稳定时,不厌其烦地开导、逗他们开心。由于担心老人不适应新环境,她还几次放弃了调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工作的机会。

(3)王松梅

五十年侍奉四老,四儿子承接家风。

王松梅,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人。50年来,王松梅精心侍奉公公以及3位未成家的叔公。白天她和丈夫一起下地劳动,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做饭、干家务。每天她都早早为老人们铺好被褥,把洗脚的热水端到老人炕前,还经常为老人洗脚、修剪指甲。

1998年,王松梅婉言谢绝了把三位老人接到镇敬老院养老的要求。 在王松梅的潜移默化教育下,她的4个儿子和儿媳也加入到尊老敬老的行列。

(4)王春来

"当代孝子"施大爱,"极品男儿"著新书。

王春来,河南洛阳市道北路洛阳监狱中队长。12年的不眠之夜,王春来就躺在病重的爸爸妈妈中间,他放弃了进司法部的机会,放弃了交际和应酬……

每天,王春来一只手为母亲翻身,一只手为父亲换尿布。为了治疗父母的病,也为了省钱,他学会了打针、量血压、听心率、号脉、化验血糖等基本的医护知识。

(5)乌兰其其格

苦心行孝造温馨,赡养五老美名传。

乌兰其其格,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牧民。多年来,乌兰其其格一个人照顾着5位老人——公婆以及公公的生母、养母,及婆婆的母亲。勤劳而又朴实的乌兰其其格每天4点多钟起床,做饭洗衣,下地干活,喂羊喂牛,缝缝补补。

十几年来,她没有怨言,真情奉献,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

(6)汤太平

一心孝母有耐力,夫妻赡养六老人

汤太平,江西省浮梁县浮梁镇大洲村人。汤太平婚后担起赡养照顾双方6个老人的义务。母亲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后悉心呵护,让母亲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念。

2007年汤太平胃癌手术后,又继续服侍母亲。2008年汤太平双眼被确诊为青光眼,在只有一只眼睛能够看清东西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悉心服侍母亲。

在他和弟妹们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卧床十几年,从未染上褥疮。

(7)陈万火

三年以笑尽孝 母亲食道癌渐好转

陈万火,台湾中和市爱笑俱乐部“笑”长。2007年以来,陈万火以“笑”来尽孝道,令人动容。

每天清晨,他带着罹患食道癌的母亲到公园大笑1小时。经过3年的笑功洗礼,陈妈妈能够“笑看人生”不再愁容满面。陈妈妈手术后恢复良好,连医师都认为是奇迹。

(8)李传梅

十五年负债孝老,带婆母深圳打工

李传梅,重庆市万州区人。李传梅十几年如一日精心侍奉老人,先后送走了身患癌症的公公、80多岁的太婆婆。

为了偿还外债、供女儿上大学,只有小学文化的李传梅毅然背起双目失明的聋哑瘫痪婆婆,到深圳打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