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防止“养懒汉”陷阱

2022-10-08 10:30:33
标签: 杂谈

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性、普惠性和兜底性的民生保障。

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分配差距明显,面向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政策必然存在各种差别。

放眼世界,曾经的福利主义典范国家,中产阶层塌陷、贫富分化、社会撕裂、民粹主义泛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要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确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公共政策,引领社会共识,维护公平竞争,有效激发活力保持动力,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扶助,而不是替代其劳动,更不是替代其为幸福生活的努力和奋斗。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社会视角来看,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将“公平正义”置于社会之中来理解。

对每一位劳动者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正义,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是公平,这是对劳动的基本尊重。

从保持发展动力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是要有限度的,所谓“过犹不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防止过度保障的“福利主义”倾向,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认识。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市场竞争的“减压阀”,不是用来消灭竞争,而是在实践中保持竞争的“度”,保持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初次分配制度,用好政府主导的二次分配,发挥好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依法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秩序,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据《北京日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