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津巴布韦共和国煤炭地质概况
| 分类: 国外地质 |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概况
津巴布韦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属内陆国家。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北、西南分别与赞比亚、博茨瓦纳毗邻。面积约39万余 km2。首都哈拉雷。
津巴布韦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800~1.500m。全境最高点伊尼扬加尼山2.592m。北部属赞比西河流域,南部属林波波河和萨比河流域。
津巴布韦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年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由300mm递增到1250mm。
津巴布韦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铬、铁、石棉、金、银、锂、铌、铅、锌、锡、铀、铜、镍等。其中,煤、铁、铬、石棉等矿藏以量多质好享誉世界。煤蕴藏量约270亿t。铁蕴藏量约2.5亿t。铬和石棉的储量均很大。
二、区域地质
莫桑比克境内大面积分布前寒武系变质岩系,约占总面积80%。沉积岩区分布在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和南部,分别是与莫桑比克和赞比亚交界处的赞比西(Zambezi)盆地、与博茨瓦纳交界处的卡拉哈迪盆地及与南非交界处的图利-萨比龙迪盆地(图10)。
1. 卡拉哈迪盆地
卡拉哈迪盆地横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3国,南部少量在南非,莫桑比克境内部分是该盆地的东北端。盆地呈北东走向,东部边缘有卡鲁超群出露。卡鲁超群在盆地内广泛存在,沉积厚度约1000m。地层层序如下:
卡拉哈迪超群 白垩系~上新统:厚度150m。
卡鲁超群
侏罗系:玄武岩。
三叠系 布什弗德组:砂岩。
下二叠统 埃卡群:厚度约200m。
上石炭统
前寒武系:变质岩。
2. 赞比西盆地
津巴布韦境内称卡布拉巴盆地,沿赞比西河展布。地层层序如下:
卡拉哈迪超群 白垩系~上新统。
卡鲁超群
侏罗系 巴托卡组:玄武岩,厚度300m。
三叠系 福里斯特组:砂岩,厚度80m。
斯底坡斯勒坡组:砂砾岩,厚度200m。
上二叠统 马度马比萨组:页岩,厚度300~600m。
下二叠统:砂岩,厚度100~130m,夹万基煤系,煤层<12m。
前寒武系:变质岩。
3. 图利—萨比龙迪盆地
图利盆地和萨比龙迪盆地位于津巴布韦、南非、莫桑比克三国交界处,其中萨比龙迪盆地隶属莫桑比克盆地北端,图利盆地是萨比龙迪盆地向西的延展部分。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系变质岩,在此基础之上,首先不整合沉积了较薄的瓦德卡冰积岩,之后发育了厚度约200m的埃卡群含煤地层,含煤性较好。
三、煤层和煤质
津巴布韦含煤地层为卡鲁超群下二叠统埃卡群或万基煤系。
卡拉哈迪盆地是非洲南部较大的含煤盆地,横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3国,少量跨过南非南部,是津巴布韦境内的主要赋煤区。盆地内地层由卡鲁超群及上覆拉哈里群组成。
卡鲁超群是在前寒武系变质岩之上,首先不整合沉积了较薄的瓦德卡冰积岩,之后发育了厚度约200m的埃卡群含煤地层。
津巴布韦现有煤矿仅限于北部的赞比西盆地和南部的图利-萨比盆地。
北部为主要煤炭产区,万基煤田主要煤矿或井田有肯塞申、西部区、恩图巴、森瓜、西纳玛特拉、鲁布、鲁苏鲁及鲁可西等,主煤层厚度一般为2~12m。
煤类为低阶烟煤。煤层上部灰份较高,可作动力用煤;下部灰份低于10%,具有极好的炼焦性能,但硫份较高。
煤层、煤质厚度见表2-5、 2-6。
|
煤矿或井田 |
肯塞申 |
西部区 |
恩图巴 |
鲁布 |
鲁苏鲁 |
森瓜 |
|
主煤层最大 厚度(m) |
14 |
18 |
20 |
18 |
10 |
17 |
|
化学指标 |
水份(%) |
灰份(%) |
挥发份(%) |
固定碳(%) |
发热量(MJ/kg) |
|
平均值 |
0.76 |
9.77 |
24 |
67.5 |
31.4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