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2023年6期:生活的缝隙
(2023-09-14 07:34:27)
标签:
生活的缝隙博爱张珠容生活状态 |
分类: 原创·喜讯 |
生活的缝隙
作者:张珠容
《博爱》2023年6期
大学刚毕业时,闫家成在广州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进大厂、入国企,在通勤路上看书、发呆,日复一日地生活着。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上班与上班的生活缝隙之中,自己除了躺着刷手机,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思考,只淹没于信息流里,简直与行尸走肉无异。于是,他决定将相机对准这座城市,观察和打量人们生活中被忽略的东西。
闫家成居住的小区楼下有一个公交车站,站点有一块广告牌。有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闫家成看到公交站广告牌里的广告被撤下,只剩下白色灯箱,从公交站前经过的人被灯箱照亮,轮廓变得非常鲜明。这让他冒出了一个想法:何不利用白色灯箱这个现成的“摄影灯”,拍摄从它前面经过的人们呢?于是,他举起相机站在公交车站拍摄。等拍到电池没电了,腿也站麻了,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攒了上千张照片——有抱着鸡蛋拎着购物袋的阿姨,有跑步过程中暂停下来做拉伸的女生,有微笑捧着鲜花经过的女士,有穿着写有“鲸灵战队”字样衣服的夫妻,还有一起约着散步的奶奶们……当这些路人日常的状态被这个“摄影灯”聚焦和定格时,他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好像突然被拉到了一个独特的空间里。而闫家成最喜欢做的,就是记录这种偶然的瞬间,他还把这次拍摄的组照命名为《被空白广告灯箱照亮的夜行人》。
后来,闫家成把家搬到距离市中心大概50公里的郊区。新社区地理位置比较独特,一面靠着国道,一面靠着香蕉林和稻田,还有一面靠着一条河流。从上空俯瞰,这个区域就像被困住的“三角兽”,所以社区里的人一般只待在家里,或到小区一楼散散步。直到有一天,社区靠近河流那一侧的道路修好了,路面很宽敞,路灯也亮了起来。渐渐的,大家就都到这里散步,这里就成了社区的公共空间。因为这条路在河岸边,路灯很亮,而路对面是农田和村子,所以从远处看这条道路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在里面散步的人就像舞台剧里的演员。这个时候,闫家成就蹲在路的另一侧,拍下很多生动有趣的照片。在这个精彩的“舞台”上,有一家三口展开羽毛球赛,有大哥躺在摩托车上听张学友的《想和你去吹吹风》,有情侣铺开餐布浪漫野餐,有夫妻手握麦克风深情对唱,也有老中青三代人聚在一起放烟花……
随着散步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街道也被小贩们盯上,迅速上演了人挤人的“大型舞台剧”。不过好景不长,城管发现之后把所有的小贩全部驱赶走,才热闹几天的场面又一下子冷清下来,回到了最初的“独角戏舞台剧”。有意思的是,随着“城市露营”这个概念的兴起,这个“舞台”又挤进了一些卖咖啡、卖柠檬茶的年轻人。他们的露营椅配合落日霓虹灯,打开车的后备厢就是卖饮料,关上后备厢就是谈天说地见朋友。城管来了以后需要仔细分辨他们到底在干嘛,于是索性不管,任由这个“舞台”自行切换“表演场景”。
有一次打车,闫家成碰到的司机是一位满脸胡茬的中年大叔。当他扫码付款时,发现手机页面上显示司机的网名是“星星**涛”。那一瞬间,带给了闫家成意想不到的反差,表面一脸沧桑的司机师傅居然拥有一个如此少女的昵称?后来细想,他挺能理解这种反差——我们的名字基本是父母取的,是一出生就有的符号,但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给自己起一个昵称的权利,而这个昵称,可能就代表着我们对这个世界或者对自己的看法。于是,闫家成就发起一个名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昵称》的拍摄项目。之后凡是有打车,上车时先拍一张司机的背影照,下车时再把付款界面截图,然后把两张图拼在一起,发到微博上。网友们看着闫家成贴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微信昵称,如“喵喵”“拽拽”“揸飞人”“小马哥”“渴望明天”“灵魂该被谁掌控”,以及不一样的司机背影照,都忍不住猜想:他们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生?或者留言:这些昵称大概是我们了解司机除外貌以外更内心的一个东西了。
另一次,闫家成走到十字路口时发现路上车极少,只有穿着黄色、蓝色、红色衣服的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飞速奔跑在路上。于是他找了一个高地,将相机高举过头顶,咔嚓咔嚓拍下了15分钟内经过路口的外卖骑手,之后再把这些照片里的外卖骑手组合在一起。他发现,单张图片的力量很小,可那么多的影像被组合成一个新作品时,它的形式感和力量感都爆发出来了。这个名为《十五分钟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外卖员们》的作品发布出来之后,被一些媒体用到了新闻的封面或配图,央视的一档新闻类节目也专门讨论过这张照片。
这些年来,闫家成一直尝试着跳出摄影的局限,拼贴城市众生相。给栏杆做清洁的工人、站在观景平台拍照的人、跟街边路障互动的人、在地铁站外等待乘客的摩的司机、从相遇到分开的朋友,等等,这些日常都成为了他的拍摄对象。闫家成说:“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一些必须完成的事情填满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这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可是,再忙碌的生活也会有一点缝隙。我通过影像和科技的手段去发现别人生活中被忽视的缝隙,也就填上了自己生活中那些窄窄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