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日报》2023年05月22日:平凡之美

(2023-09-14 07:36:02)
标签:

北海日报

平凡之美

瞬间

画家

张珠容

分类: 原创·喜讯
平凡之美
作者:张珠容
《北海日报》2023年05月22日
  乍看荷兰画家皮特·德·霍赫这幅代表作《餐具室》时,你或许会觉得平平无奇:画中的餐具室是他生活的一角,陈设十分简单,两个人物分别他的妻子和女儿,衣着非常朴素。殊不知,眼前这瞧着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场景,正是画作最大的亮点。
  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除了诞生像弗兰斯·哈尔斯与伦勃朗·凡·莱茵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外,还涌现了一批迎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出色画家。这些画家创作时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只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因此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皮特·德·霍赫就是“荷兰小画派”中的一个。在早期,他创作了一些描绘下层人民的风俗画,如表现士兵生活和酒店里的场面,等等。1655年,霍赫加入到德尔夫特的画家公会,转向了室内风俗画的创作。
  德尔夫特画派很注意表现自然光,描绘充满柔和阳光的室内景象。受其影响,霍赫也很喜欢组织空间和光。他的画中往往会有一扇窗或是一扇开着的门,让空间的层次更加丰富,让光可以在画中游走。你看这幅《餐具室》,光线由右边房间的门外和左边房间的一扇小窗射入,柔和均匀地漫撒在房间里和两个人物的身上,让一切都显得那样和谐、宁静。
  当然,《餐具室》打动人心的不只是那束光,还有画上所描绘的那个时刻。那时,霍赫家的生活还有些拮据,他时常要靠卖画换来微薄的酬劳养活妻子和几个孩子。不过,妻子从未抱怨,孩子们也很懂事,小小年纪都已经在帮家里干活了。画面上是霍赫的其中一个女儿,她正接过妈妈手中的水罐。妈妈则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显得十分欣慰。也许是母女俩在餐具室多耽搁了一些时间,此时霍赫正要进来帮忙,刚好看见她们默默交接着水罐。而这一幕,是霍赫作为丈夫和父亲眼中最美的场景,所以他要把它记录下来,不让这珍贵的记忆随着时间散去。于是,这样平凡而美好的瞬间被定格了,它来自一个深情的丈夫,一位慈爱的父亲。
  一直以来,我们都好像都习惯于依赖教材,凡事得有个绝对权威,得有个解题方式,得有个正确答案,就连画画,我们也要从技法上一较高下。但艺术不同于技术。当你仔细欣赏《餐具室》这幅画的时候,不需要费心解析画家的绘画技法,只要看一看那被光照亮的简陋房间,看一看那对交接水罐时的默契母女,就已经找到了如何欣赏美的正确答案。由画上这平凡的场景,不知你联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真实点滴没有?你是否想起某个明媚清晨和家人共进早餐的情景,是否想起孩子睡醒睁眼微笑看向你的瞬间,是否想起某个午后和爱人牵手漫步的心情?
  在这个世界上,无数人赞美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为他们耗尽笔墨、费尽口舌。的确,这些数一数二的艺术大师自然配得上人们的赞颂,他们的作品也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剖析。但在浩渺的艺术世界里,还有很多没那么耀眼的名字,没那么夺目的画作,为我们认真讲述着平凡之美。例如《餐具室》里被一束光照亮的那个时刻,它既是画家眼中最平凡的瞬间,也是画家心里最真实、最温馨的永恒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