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特色羊肉面羊油辣椒酱 |
分类: 徐州美味 |
微博上被艾特,顺着就去看了一个介绍徐州美食羊肉汤的视频:在一位靓丽主持人循循善诱的引导下,羊肉汤的
制作过程,香浓味道都被表现的极其诱人。但是当我看到她往汤里加紫红色的辣椒油而不是桔红色的块状羊油时
就觉得这个短片从制作到拍摄再到主持人都不是地道的徐州人,徐州人怎么会不放羊油呢?
羊油,徐州独具特色的调味料,是用白色羊板油加辣椒酱炼制而成。用它配在羊肉汤、羊肉面、烧羊肉、炖羊
肉,以及羊肉火锅中,增香提味,辣而不呛。就像猪油拌饭中的猪油,西方人抹面包用的牛油一样,特殊的香味
极美。只是徐州人将熬熟的羊油中多加了一份辣,这样不仅能掩盖住羊肉的膻,还会让各类羊肉菜品吃起来更加
的豪迈过瘾。
而且羊油,这香浓的调味料用于其它的食物中也是完美至极。幼时的记忆中,我爸曾将一点羊油放在碗中,然后
舀一勺滚烫的煮面条的清汤冲入,羊油瞬间被烫化,香味扑鼻而来,接着捞入煮好的面条,撒上些香菜,白水挂
面就变成有羊肉味的佳肴了,香辣鲜美,好吃极了。还总忘不了我有个同学就喜欢每天带一小块妈妈自制的羊
油,用小纸包包着。在下了晚自习后跑去街头路灯下的馄炖摊前,花上5毛钱,来一碗热的馄饨,把自带的羊油
溶进馄炖汤里,然后香喷喷辣乎乎美滋滋的吃下去,那感觉一定是饱足又幸福。
说道羊油就得提起徐州即将到来的“伏羊节”。“伏羊”是指伏天要吃羊肉,自尧舜时期民间就有“彭城伏羊一
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也就是以热制热的“发汗”,将人体内的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排尽,达到强身
健体,滋阴补气的功效。所以在每年的入伏之日开始,羊肉羊油的香气就会弥漫整个徐州城。街头路边大小羊肉
馆天天爆满,高档酒店里的全羊宴不预定更是一桌难求, 就连徐州附近城市的人们也会驱车数小时来跟着凑热
闹。 万人空巷的吃伏羊盛况,据说其规模足以申报吉尼斯纪录。在这个重大的节日里,谁家的羊油炼的地道纯
正,香味诱人,谁家的生意就更会火到爆,啥羊蝎子、烧羊肉豆腐、烧羊球等等的,有了羊油,这些菜品的质感
与卖相都会大大提升。
人头攒动的羊肉馆里找个位置坐下,往面前的羊肉汤中加一大块桔红色羊油,看它被烫开渐渐溶化成深红色的油
亮时,香味辣味也就一并飘出,鼻尖舌尖就在鲜辣香里尽情的品味了。说那个短片的制作者不是徐州人兴许有点
偏执,也有可能是他对熟悉的日常饮食麻木的忘记了。我以前写羊肉的菜品时也总有徐州的老乡提醒我:再放点
羊油就更完美了。后来记得写上了还总是“辣羊油”“羊辣油”的不知如何解释。其实徐州加了辣椒酱熬制的羊
油还是叫羊油,人们习惯在羊肉馆大声的喊:“老板,多放点羊油”。还有店家干脆就每桌上放一碟,爱放多少
就放多少,只要你不怕辣。而随手可得的幸福往往会被人忽视,只有远离了才能体现他的珍贵。码这篇文时,忍
不住的上网搜了下,想看看吃不到羊油的人是如何想念的,却让我找到了一个卖羊油的TB。买者多为漂泊在外地
的徐州人,亲们留下的评价都为“家乡味道”“那让人魂牵梦绕的调味料”“够辣够鲜的家乡味道!”。
【羊油】
---------------------------------------
材料:白色块状羊板油1000克,辣椒酱250克,花生油300克,盐2克。
做法:

絮叨:

【羊肉面】
----------------------------------------
材料:羊肉900克,白萝卜1根,面条100克。
调味料:盐1克,羊油1勺,葱花少许。
做法:

秘制羊肉--徐州彭城伏天吃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