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乡下行

(2009-05-29 16:21:53)
标签:

家居

情感

乡下

端五

农田

分类: 行住起居

又二十来天没回老家了,端午节本想带儿子一同回去,但前一晚通电话,说学校端午不休,休息时间集中在高考占用教室的几天,只好与妻子回去。

早上,下着小雨,雨停后才上路,到家时已近十点。母亲正包饺子,西葫芦鸡蛋馅儿——父母都不大爱吃肉,就与妻子一齐动手,约一个小时,饺子包迄。看看时间还早,便与妻子到父母耕种的麦田和菜地一观。

再过几天就到二十四节气的芒种,本地有农谚“芒种见麦茬”,现在都是水浇地,真正麦收时间要比这迟一些,但田里的麦穗已经绿中泛黄。数不尽的蝴蝶,我们称为“蛾儿”的,全身都呈白色,长着一对细长的触角,在麦田里飞舞嬉戏。

浑身乌黑的燕子,身体紧贴着麦穗低飞,蜻蜓戏水一般,我怀疑是在捉虫子。小时候就被教导燕子是益鸟,对其也爱护有加。每年春天,北归的燕子都要在屋梁上筑巢产卵,孵化小燕子。有时羽毛未丰的雏燕从巢中掉下,总要想方设法重新放回巢中。

三五成群的麻雀,也不时从麦田飞过,这是本地最多最普通的一种鸟,曾经被当成“四害”,惨遭毒手;小时候放夜学后,也常与同学到各处闲置的房内捕捉,据说去毛烧熟,味道特香,可惜自己从未大快朵颐。后来它们终被“评反昭雪”,理由是吃虫子比吃粮食多,至于这个结果是如何得出的,不得而知——中国的事情往往是“一窝风”,说一样东西或一个人好时,就好得不得了,一些缺点没有;而说其坏时,也一定是“头上生疮,脚下流脓”,全无是处。

与燕子相比,麻雀的飞姿并不优美,翅膀需要不停地上下扇动,而燕子却可以象老鹰那样,翅膀不动地在空中飞弛;麻雀全身灰色,缺少起码的观赏性,叫声也不好听,很少得到人们赞美。但它们的机灵却胜过燕子,无论觅食还是停憩在树上,都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时左右张望,稍有风吹草动,即起身逃走,这可能是被人类打怕的结果吧。

走到菜地,一片青翠,最惹眼的还是两畦油葵,半米多高,密密麻麻,硕大的叶子,将地面遮得一缕阳光不透。外边垄上的“一窝猴”芸豆,开着白花,已经长出细细的果实,当然要能吃,还要等到麦收时候。每年父母还要种上架芸豆,用竹杆或木棍搭起的架足有两米多高,爬满芸豆和黄瓜,仿佛竖起的一道绿墙,今年竟然没有发现,可能是在旧院闲地另外搭了。西葫芦的花呈黄色,比其它蔬菜的大出许多,每棵上都长着几个小西葫芦,象记忆中锤布的棒锤。西红柿也已结出,小灯泡似的,只是都还青青的,据说这青西红柿,有着相当的毒性,不可以吃的。茄子才开花,花和叶子都呈紫色,当然以后结出的茄子,外表也是紫色的。两垄韭菜,或许因割得不及时,或许生长多年,需要重新栽植,叶子都呈重绿色,苍老而缺乏生气。唯一成熟马上可出的,就是大蒜了,蒜薹早已抽取,只剩下叶子,也显得无精打采,真象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土豆是我的最爱,也种着一小畦,果实埋在土里,自然不能看到,不过麦收后就可以收获,现在应该不小了。

整片菜地,总有三四十亩,是两个村民小组八百多人的“菜篮子”,与麦田一样,不时有蝴蝶、飞虫及各种鸟儿在这里飞舞着、鸣叫着,微风吹拂着地头的杨树,沙沙作响,好象欢迎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而今已很少归来的游客。

这种城里人很少能享受到的田园乐趣,再一次强烈地吸引了我,不禁想到严子陵,想到陶渊明,想到《桃花源记》,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本想午饭后四五点钟返回,结果又与父母一块吃了晚饭,返回城中,已近八点,临走时,母亲还给拾了一些自己包的粽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粽子的回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