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记忆,无意间想起刚参加工作,手动油墨打印的年代。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一处偏远的学校,那时候给学生印试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刻板一般由老师亲自完成,从刻板到印刷全是手工。那时每到期中或者期末考试,老师就得提前把卷子的内容刻到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一页页的印出来。
一般的学校里只有一台油印机。每逢考试临近,各个班级的老师们便开始围着这台机器打转,要提前排队才能轮上使用一次。
手工刻蜡纸油墨印制试卷,成了每位教师都必须经历的事情,那个时代,经常坐在灯下,很用心的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制试卷模板,甚至在办公室推印油墨试卷推得满头大汗。
为了及时将教材刻写出来,教师经常早晨、晚上加班,中午也不休息,很多老师都是晚上加班熬夜刻板。第二天,带着试卷发到同学们的手中。
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每一道题目都包含着老师精心的选择和思考。
一支笔,一块刻板,一张蜡纸,一架油印机,便是制作试卷的全套用具。把刻板平放在桌子上,把蜡纸整整齐齐铺在刻板上,用专用的刻笔照着范本刻写。刻写过程,需百倍小心,稍有粗心大意,就会把蜡纸戳破。一戳破,印出的试卷便会落下一个黑疤点,很是难看,直接影响了效果
刻写蜡纸考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考验教师的细致和韧性。刻写需一笔一划地进行,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密有致,印出来的字迹美观大方。在刻蜡板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不仅要字写得好看,握力也很有讲究。
初次使用钢板时,有时用力太小,蜡纸没刻透,油印不清晰,用力过大,蜡纸破了,油印时白纸上黑糊糊的一大片。
接下来便是印刷,印刷也讲究技巧。第一次推油印机的滚筒,要么用力过猛,蜡纸渗油过多,印出的字迹又黑又粗,油墨久久不干,要么力度不够,印出的试卷则因油墨过少而字迹不清。
油墨不宜过多,过多则字迹粗浓模糊,也不宜过少,过少就有可能出现印不明的地方。尤其是推动滚筒和翻拉成品时,都需认真细心,否则就可能撕坏蜡纸,导致前功尽弃。可以说每次制作试卷,都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挑战。
后来油印东西多了,经验也丰富了当把一张张油墨试卷发到学生手里时,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老式油印机让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和感受,工作中只要自己用心去学习,去实践,就可以做得很好。这也是一种收获,一种在艰苦的条件下新的能力锻炼。
如今很难再见到油印试卷了,科技的进步、电脑打印机和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已经让油印时代成为一种记忆。唯有那淡淡的墨香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
现在的学校里已鸟枪换炮,有了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终于可以告别油墨味的试卷了。省时俭力,快捷简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体力与脑力负担。
用惯了铁笔时时令我遐想,那割舍不断的油印,难忘的油墨香时时让我怀念。因为我觉得,那时在刻钢板的过程中也刻下了教师的智慧、责任与爱心。更怀念刻写油印后的那种成就感。
回忆起手工制卷的过程,再看看今天的先进便捷,刻写钢板的时代已退出了教学舞台,而那段忙碌辛劳但却美好的时代,将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永留心中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