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于结束了,一部分考生从紧张的备考阶段一下子过渡到了无节制的玩乐之中。家长也放开了手,任凭孩子去放松一下。
对于那些感觉考得理想的一些学生来说,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下总算可以把十几年来玩的机会全给玩回来,约朋友一起出去玩,去网吧打游戏、去歌厅唱歌等。以至于生活失去了规律,甚至夜不归宿。
邻居的儿子考完了以后一直就不着家,学生聚会的特别多。今天他请客明天这个同学请客,上饭店猛吃猛喝。觉得喝酒新鲜刺激,显示自己的个性,释放高考的压力,开始学着喝酒甚至酗酒,每次酒菜都要好几百,不停地和家长要钱,花了上万元。
孩子高考很辛苦,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让他去玩了,就让他们玩个痛快吧。平常对孩子特别严格的家长,这时也显得十分宽容。父母承诺他,考试后想买什么给他买什么,可是也没想到孩子能这么疯狂。
孩子读了10几年书就为了高考这一天,父母也希望他们能好好放松一下,所以很多家长也都给了孩子钱消费。
多数学生家长,他们对孩子高考后与同学一起聚餐、玩游戏的放松方式表示支持。很多考生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很想将高考前承受的压力进行宣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要有度。
快速释放压力,无度地满足孩子,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害而无利。即便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不会有喜悦感和满足感。
高考后许多考生还将注意力从学业转移到交友旅游、上网游戏等娱乐项目上,花费大量金钱。家长要理性控制考生消费,充分考虑商品的实用价值,切莫养成考生间盲目攀比乱消费的习惯。
过度放松等于放纵,不但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助长乱花钱的不良习气,而且生活无节制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也容易惹出事来。
连续无节制的狂欢对身体有影响,高中生毕竟自控能力还偏低,不少学生在这段放松期很容易染上不良行为嗜好,或者一时冲动作出什么错事,这类教训是屡见不鲜的。
放纵孩子肯定不妥,最好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做做家务。家长也要陪学生一起散散步或外出旅行,大家在轻松中交流。考生可多听音乐,常到户外活动。做自己喜欢的事,适当地放松心情。
除了娱乐外,学生也可选择调整性的学习。高考结束,并不意味学习生涯的结束,看看散文类书籍、提前准备大学英语,娱教结合能放松情绪,也好为新生入学提前做准备。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为迎接大学生活做准备,比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告诉孩子等到上了大学后,要花的钱将会很多,都需要经济做支撑,不可现在乱花钱。
家长不要因为高考结束了就放松对孩子的关心。作为家长,应该像考试前一样关注孩子,要防止孩子开销过大,别让孩子因高考完产生暴发户心理。
宴客之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金钱观,对其成长极为不利。不要让孩子养成乱花钱陋习,而是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