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感冒等病症高发,医院门诊大厅人满为患。看病难,老年人看病就更难。
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很多老人对到大医院看病叫苦连天。排队挂号,诊断化验,看病犹如一场体力的比拼。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反映看个病真难。年龄大,体质差,而进医院,还得排长队,老人们身体又吃不消。
老年人进医院就如同进迷宫。像挂号、做心电图等,往往不在一层楼上,老年患者要按上、楼下,折腾好几次才能完成。老年人对自己的病情无法确定,再加上老年患者体弱多病,腿脚不灵便,其就医就更感困难。
有部分老年人腿脚不方便,住得远影响了他们的及时就医。每一次到医院看病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看专家门诊的话,早上不到6点就要赶到医院排队,有时一等就是一个上午,就诊要排队、检查要排队、交钱要排队、划价要排队,取药要排队 ,如果窗口也没号了,为保证就诊就只能采取天不亮去排队的方法。
一般老人不愿意通知儿女,又怕影响他们的工作。看一次病要从早上出家门坐车开始,使患者本人及家属疲惫不堪 ,很多老年人因看病手续繁杂而只能自己买药吃。
医院分工细致,各科室分散,为就诊的老人带来诸多不便,排队挂号,白发人与黑发人一视同仁,诊病化验,老年人体力吃不消。有的老人去一次医院看病就得挂几个号,一个病看一个大夫,太麻烦了。
尽管每个医院都对急诊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唯独老人看病时需要到综合性医院,专门针对老年人而设立的门诊或者病房却寥寥无几。
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 、政府要加大老年人老有所医方面的投入力度,对大病患者给予适当的医疗救济金或减免费用。
如果医院能为老年人专门开设老年门诊,不要分那么多科,病人只需挂一次号,方便老年患者就诊,对需抢救的急危重的老年患者要按照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执行,那就方便了。
不光是在门诊看病费事,老年人住院更是因为没有专门的老年病房而令家人犯愁。前段时间,楼下老大爷身体出现了异常,儿女送到医院检查,先住进急诊室,经过急诊后送到重症监护室,等病情稳定了,再送到住院部,很是折腾,仅仅住十几天院费用就花了近十万。
老年人腿脚不方便,最好设立一个老年科,让老年患者在这个科室里就能检查多种老年疾病,减少在各科室之间的往返,方便检查、取药等一系列手续,有效解决老年人的看病难现象,老人看病就会容易一些。
老年病科的设立是非常必要的,医院应该多站在老年人的位置上思考,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去体贴病人的心情,去了解病人的需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开办老年人专用收费取药窗口,安排专门对老年人提供帮助的工作人员,允许老人持老年证代为优先交费,取药等。
一些新建小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医疗服务是他们迫切的需求。没有社区医院,这对于老人们来讲十分不便。还需要尽快完善建立配套设施,让老人在医院和社区之间形成双向互动,才是解决未来老年人看病难的治本之策。
老年人群相对来说是病多钱少的弱势人群,可提高报销比例、放宽用药范围、给予一定照顾。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其实就是关爱自己。让我们从关爱老人开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