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反感的公共场所陋习之一,也对他人会造成了影响。
公共汽车上、商场里、马路边,不难发现有多少人拿着个手机,大喊大叫,甚至叫得声嘶力竭,旁边的人全都听得到。不仅如此,更有人是用最大的声音讲着最不干不净的话,不堪入耳。有人用最大的声音宣扬自己的隐私,生怕别人不知道。
在公交车上,大声音地打手机并且迟迟不挂上,真让人神经受不了,浑身不舒服,让人觉得没教养,有时还在无意中泄露了自己的隐私,所以要注意接打手机时,小点声。
在公共场合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一次在公交车上很多人都被大嗓门所吸引,骂某某人不要脸,满口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公共汽车上有时响起的各种怪异的手机铃声,一次火警声响起,吓了大家一跳。一名年轻男孩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若无其事地接起了电话。手机用户在追求个性化手机铃声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分寸,别引起他人的误会,更不要扰民。
在电梯里遇上一个人,对方掏出手机就是一句:“找老子有啥事……”一边骂一边提高嗓门。等对方走出电梯,其他人小声议论起来:真不像话,这人是不是有毛病呀。
一次在公共场所里看电影,电影看了不到一半,有个人已经接了四五通电话。还不停地哈哈大笑,对邻座投来的反感目光毫无反应。
有的不少驾驶者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高谈阔论。而这种情况下,稍不留神,便会造成交通事故····
一个人的公众形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的文明程度,我觉得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本身就是一种欠文明的行为,打手机出口成脏话,更是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公共场合低声交谈也是体现市民素质很重要的一点。
手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但这种方便应该以不影响别人为前提。使用手机要讲究场合、方式,一个人要分清什么是公共场合,什么是私人场合。在私人场合也许可以随心所欲的事,到了公共场合,必须有所顾及。
不少人大声打手机已成了习惯,打电话时说粗话或大声吼叫通常并不是故意的,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干扰,最好改改习惯,小声点。
在公众场所打手机,绝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应顾及到周围的人,尽量压低声音。不要因为自己的随心所欲和畅所欲言,而破坏了周围安静的环境,更不要用充斥脏话的高声喧哗,侵犯别人享受文明、安静的权益。
在图书馆、医院等需要安静的公众场合,不要接打手机,必要时最好找个僻静的地方接打,说话声音尽量压低。 在开会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
其实用大嗓门打手机还是用小声音打手机,其实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素质的高低。没有公共道德意识的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哪会管他制造的噪音对他人的危害。
在公众场所随心所欲地接打手机,看起来不是件什么大事,可是它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必要时最好找个僻静的地方接打,说话声音尽量压低。
在与朋友一起谈事或就餐时,遇到有电话时,首先要说声对不起,再离座接听,切不可操起手机就毫无顾忌地接听。必须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会别人的感受,想想自己的做法是否会令别人感到方便和愉快。
在公共场所,我们每个人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学会体会他人的感受,提高文明素质。要从每一件小事修正自己的行为,共同树立城市的文明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