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一位生病的同事,叨唠着孩子不懂事,不体贴父母。家长感冒发高烧,儿子却不闻不问,就跟没这码事一样。她平时对儿子非常关心,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自己生了病儿子却无动于衷,为此她很伤心。
在生活中家长的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经常看到在好吃的面前,孩子们只顾自己,很少有孩子把东西第一个拿给家长吃。家长看到孩子吃比自己吃都高兴。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骄纵与溺爱。
你在爱孩子的同时是否也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别人呢?父母们为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大包大揽。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把索取当作是理所当然,对亲人莫不关心,今后更谈不上回报父母和社会了。
作为家长,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会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应该积极帮助他们改正过来,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因为爱是高尚的品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也是家教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教会孩子学会关爱亲人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家长多用心,在平时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孩子。多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多提醒孩子,多给孩子讲道理,就可以让孩子顺其自然养成好习惯。
不要让孩子在家里当特殊人物,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分担家中事务,不劳动不得食教。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从中体会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苦和养育之情,体会爱的付出。
教育孩子从爱自己的妈妈做起,从小培养孩子的仁爱、孝顺之心,然后才谈得上爱别人、爱祖国。家长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不仅言传,还要适时适地的进行身教。家长对周围人的同情至爱,随时随地都会记在孩子的心里,天长日久,这种无声的教育就会逐渐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孩子慢慢形成关爱他人的品质,使孩子懂得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
孩子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社会,要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必须从小学会关心人和事 尤其教育孩子在处理付出只知道奉献付出,要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懂得怎样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更强调教孩子学会关心,重视培养关爱、同情、友善等良好品质。家长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种方式在孩子的心灵种下关心他人的种子,使他们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还拥有健全的人格。
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教他们学会关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