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首块车顶光伏电池板问世(旧闻)

(2009-11-12 16:46:58)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技前瞻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2009-10-13     头版要闻

http://image5.idoican.com.cn/172/2009-10-13/cnmlfiles/nt.D130100hebeijjrb_20091013_4-3-1.resbrief.jpg

普通轿车有望在1-2年内加装这种节能产品

 

  本报讯(记者镡立勇)日前,国内第一块汽车车顶用光伏电池板,在保定英利集团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院研发成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块可用于汽车车顶的商品化太阳能电池。

 

  英利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士元介绍,这种名为“车顶用双曲面一体化成型光伏组件”的电池板,接收太阳能发电后储存在汽车蓄电池内,功率为180W,车顶安装光伏电池板的汽车依靠混合动力,时速可达到80公里至120公里。该产品利用太阳光发电,一方面是给普通汽车蓄电池充电,可减少汽车发动机的运行负载,每百公里可节约汽油0.5升;另一方面是给双燃料动力汽车提供动力。其面积不足两平方米,重量大约在15公斤左右。普通轿车有望在1-2年内加装这种节能产品。

 

  利用光伏发电技术与汽车技术相结合已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也成为汽车厂商竞相角逐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有多款太阳能概念车问世,在各种车展上一亮相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实现商品化的汽车车顶太阳能电池并未出现。实现商品化最重要的前提是降低成本,而在这方面英利集团拥有多项技术优势。依靠对光伏太阳能完整产业链的整体技术优化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英利在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欧美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现已在光伏领域拥有43项专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发成果。

 

  据介绍,英利集团发明的新硅烷法,生产每公斤硅材料耗电量只有75度,比国内大部分多晶硅厂家所用的改良西门子法节省一半以上。同时,英利在同行业中率先研发成功180微米硅片切割及使用超薄硅片进行太阳电池和组件生产的相关技术,并实现大规模生产。通过技术创新,英利大幅度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将光伏发电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是英利集团不懈的追求。”王士元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达到光伏组件成本低于每瓦1美元,光伏系统发电成本低于每度1元人民币,力争在2012年使光伏发电成本达到与传统能源发电成本相当的水平,由此实现让老百姓用得起太阳能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