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仓位的迷思

(2009-09-06 18:07:19)
标签:

股票

财经

仓位

巴菲特

分类: 投资理念及思考

——夕饮冰

09年,赵丹阳与巴菲特一起用了顿午餐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巴菲特为他的很多困惑给出了答案。以后,在某些资产类别的配置上可以大胆地“下重手”。赵丹阳还说:“巴菲特经历过很多经济周期,我向他问一些关键的观点之后,就不需要等到下一轮周期来确认这件事。这个太值了,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不知他讲的“某类资产”是指什么,但“下重手”几个字着实有几分份量,从我的理解是与仓位有关的。

 

在不同的的投资阶段,对仓位的思考深度是不同的。新入市者是不讲究仓位的,有了钱是永远满仓的,甚至发了工资的一点钱也会很快打入证券帐户唯恐错失了快速发财的机会。这时候的人一般都是牛市大赚熊市大赔,或者牛市不赚熊市大赔。随着投资经验的丰富和资金量的增长,才会开始关注到仓位的事情,因为资金量大了不但进出已经有些不方便了,而且一次不大的调整对资金的绝对数额已经影响很大了。这后,仓位就成了琢磨不透的问题。在熊市中学会了规避风险轻仓应对,培养了对风险的厌恶,跑赢了大盘跑赢了机构跑赢了恨不得99%的市场中人。在心花怒放之际,会发现一个更麻烦的事,再也不会赢利了。在牛市中跑不过大盘更跑不过一些胆大的新手,因为仓位永远不敢加到合适的水平。

 

比较一下一些价值投资大师的仓位理念,对仓位应该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塞思·卡拉曼在他的《安全边际》一书中,用一小节专门论述了仓位的问题。我胡乱猜测如果东方港湾的人读了这段肯定会感触颇深。

 

“在任何时候都满仓投资肯定简化了投资任务。投资者只要选择能找到的最好的投资就可以了。相对诱人成了唯一的投资准绳,无需满足绝对的标准。不幸的是,当依然只是满仓持有不符合标准的投资时,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变得模糊不清,或者不复存在。此类投资顶多只是带来普通的回报,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会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错过了下一个出色的投资机会——并承受了出现巨大损失的风险。

 

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满仓投资与追求相对表现的定位相一致。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在没有落后太多的情况下打败市场(尤其是在短期内),那么保持满仓投资就是有道理的。为了不让自己输给市场,必须将那些闲置下来的资金再次投入市场进行投资。

 

追求长期回报的投资者则不同,只有当投资符合价值的绝对标准时,他们才会进行投资。只有当获得的机会不仅数量充足,而且都非常有吸引力时,他们才会选择满仓投资,而且在没有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时候,他们不愿满仓投资。在投资时,许多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做。然而,机构中的资金管理人不会采用这种替代方法,除非多数的竞争对手也倾向于什么都不做。”

 

巴菲特这只老狐狸应该也是不会永远满仓的,因为每每市场下跌时他总是有大把大把的钱在捞便宜货,而且在他看好的股票上,可以“下重手”,持仓量会在得吓人。但彼得·林奇则是永远的满仓,他卖掉股票永远是因为他要买另一只股票,而不是择时避险。具体到自己如何处理自己的事情呢?即使在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的身上,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标准答案。只能慢慢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