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石头有佛性吗?

(2022-03-23 19:14:48)
标签:

转载

阿弥陀佛
原文地址:石头有佛性吗?作者:德瑛善慧
演峰法师答疑---石头有佛性吗?
 

演峰法师答疑(2011年10月19日)

提问:1、顶礼法师,石头有佛性吗?

      2元音老人说:历代禅师都秘密持咒。为什么要持咒?是否持咒比念佛加持力大?

      3、六根与六尘脱开,第七识就会出来。什么情况下才会出一个意生身?

      4、心念耳闻和座下动中观心,都是有观有为有离,可理解为是一种诀窍吗?

      5、人生下来什么都在变,唯有识知性没有改变。但弟子认为识知性分分秒秒也在变。请师父开示。

      6、问:“一门深入是在广学多闻以后,还是在刚开始时?还是在明心见性以后再广学多闻?”

      7、“每天打坐观心后,再读地藏经等,算是杂修吗?”


1、先回答第一个,石头有佛性吗?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一种说法是,无情无佛性。那石头是无情,石头当然就无佛性。还有一种观点,无情也有佛性。你看我们的回向文里边,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还有一种观点,有情有佛性,无情有法性,无情有情同一法性。这三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也有对治的,你看《顿悟入道要门论》里边那个观点,就是无情无佛性。那它的本意是不是说无情无佛性呢?那还得另当别论。因为禅师说法,有权、实、照、用、与、夺、宾、主,有这八种差别。你说无情有佛性,他夺你那个无情有佛性,他说无情无佛性;夺你那个执着,说无情有佛性。那在禅宗说法这八个字里边,它就属于夺,不属于与。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破斥有一种人说:“青青翠竹,无非法身,郁郁黄花,皆是般若”。翠竹,黄花,都是法身,那你吃竹笋,是不是把法身都吃了?这就叫做夺。禅师的用意在什么地方呢?无情有佛性与无佛性,跟你有什么关系?佛说法的目的,主要是度脱一切众生,超出生死,证大涅槃,圆成菩提,令一切众生皆成佛。众生有佛性,他自己生信心啊。我也有佛性,我有佛性我就可以成佛。这是第一种观点。无情无佛性,没有觉知受想识,哪来的佛性?无情不会修行,有情有佛性,这是一种观点。

我昨天给你们说,我们在我们身上能检查出来我们的觉知性。觉知性,拿针扎一下它疼,你不扎了,它不疼了。不疼了觉知性跑哪去了?觉知性是不是就没有了?就灭了?如果觉知性随着疼与不疼而生灭的话,那第二次再扎的话就不应当再疼。所以《楞严经》上头把钟一敲,佛问阿难:“你闻否?”说:“闻”。再把钟一敲,“有声没有声?”“有声”。隔好长时间,嗡……,听到那个余声也没有了。问他:“还有声没有声?”说是“无声”。佛说“有声号有闻,无声号无闻,非实无闻性”。有了声音问你有闻没有,你说有闻。“无声号无闻”,没有声音问你有闻没有闻,你说是无闻。有闻无闻都是因为有声与无声,才有有闻无闻的差别。后边一句最重要,“非实无闻性”。有声号有闻,无声号无闻,非实无闻性。声音有生灭,闻用,就是耳朵听的这种作用也有生灭。可是,我们的闻性没有生灭,不随着有声而闻性生,也不随着无声而闻性灭。我昨天说的这个觉知性,可能说服力不强,今天引经据典。闻性,身上的知觉性,都是一性。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身觉触,在意了法。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无念心体。随着六根分成六种用,所以一根得返元,六根皆解脱。经文上说:“一根得返元,六根皆消亡”。你在一个根上头,你返到性上头去了,其他的这些根,全部同时都解脱了。为什么呢?同一性。我们这个有情有佛性,从觉知来说,有情有觉知的作用,说有情有佛性,无情没有觉知受想分别,说它没有佛性。

那你们就会问,那这个佛性(是否)就不圆满,佛性把无情这一块儿没有了。我们从体上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虚空万物,都是佛性,都离不开佛性。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石头是不是我们心造的?石头是心造的。《楞严经》上边说:“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皆为消殒。”一个人归到心性本体上的时间,十方虚空粉碎,都没有虚空相了,还有山河大地,还有石头草木吗?没有山河大地,没有石头草木,是你修证的这么一个人,证悟心性的时间,这一切相都泯灭不现了。这一切差别相,同于一相,同于什么一相呢?同于真如法相。真如法相跟佛性无二无别。这个时间无情都统摄于佛性之中,有情无情都统摄于佛性之中,这个时间你说石头有佛性,也可以说得通。 

禅宗里边有一种观点就是,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还有一种观点,无情也有佛性。天台宗里边也有无情有佛性这个说法,开合不同,都能说得通。三论宗里边,有情佛性,无情法性,有情无情同一法性。有以法性统摄于有情无情,这种说法也能说得通。你在这个石头有没有佛性这个上边,不要太过用心。我们成佛的时间处处都是净土,跟佛性无二无别的。虽然跟佛性无二无别,也没有佛性之名。佛性这个名字都没有的,说这些名字都是为了教化众生才用的,如果不教化众生没有这些名字,名字都是假名。第一个问题就给你们这么样回答。我们还是先从我们这个自己有佛性这方面好好地去用功,不要关心这个石头有没有佛性。石头有佛性没有佛性在教上,那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