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飞越地平线”是上海迪士尼里面最火的一个项目,但我听了各种描述以后,一直对之持怀疑态度:这不就是个球幕电影吗?在VR的时代,这种“传统”技术的魅力还能维持下去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上海迪士尼。这是寒冷冬天的非周末时间,学校里的孩子们还没有放假,本以为人会比较少,没想到一样人山人海。推荐去的人先在家里下一个迪士尼官方APP,可以显示当前游客位置和各景点需要等候的时间。建议各位想要看“飞跃地平线”的最好在早晨9点之前入园,我8点半在地铁上看到等候时间是30分钟,9点钟到了迪士尼门口,变成60分钟,9点半到“飞越地平线”排队处时,已经变成135分钟。据工作人员说,此后一天将基本维持在这个等候时间。
排吧。排了几十分钟,我因为感冒虚弱无力,几乎撑不下去。这时候听到背后几位大妈在说她们上次来看这个项目,排的时间还要长,我震惊于大妈们坚持二刷“飞越地平线”的毅力,也就忽然有了一些力气继续排下去。
过了大概1个多钟头,终于进去了。。。哦不,仅仅是进到室内排队。不过这里就有趣多了。据说排队系统是迪士尼设计的精华,其核心是让你排得津津有味,恨不得一直排下去。所以有迷宫,山洞,地牢,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我是个多年的西班牙吉他爱好者和学习者,对西班牙有特殊的感情,因为许多西班牙吉他直接就是西班牙名胜风景的音乐化。几十年了,我用吉他音乐脑补西班牙的美,现在我终于来了。
西班牙虽然物质稍微落后点(吃的东西还是非常丰富!),但绝对是艺术家的天堂,这里各种街头艺术家身怀绝艺,无所不在。可以说,遍地都是音乐,到处都是现场。我就喜欢走累了找个地方听表演,有些水平那是相当地惊人。还有一些奇怪的乐器我竟然叫不出名字。像这张照片上的乐器,那个葫芦一样的东西非常好听,声音介乎吉他、琉特琴与曼陀铃之间,后来才知道叫非洲科拉琴。那口锅的声音也不错,叫手碟。
标签:
杂谈 |
几个月前的某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华硕托他给我带个话,问我有没有想兴趣试用他们的一款笔记本电脑的工程样机。
——华硕笔记本电脑?没兴趣。不是说我不喜欢华硕,恰恰相反,我手头有两台华硕笔记本,一台是前几年买的高配超级本UX31A,另一台是刚买的便携本X205。两个都用得挺顺手,毫无升级的需要。
朋友说:是旗舰……
——旗舰也没兴趣。
朋友说:是4k屏……
——4k?这个有点意思了。我长了这么大,还没用过4k的屏幕呢。那就勉强试试吧。不过有言在先,我是要实话实说的。
朋友转告后,华硕方面回答:没问题。
到底是大厂啊,气度毕竟不凡。有东西可以期待总是令人高兴的,但是过了几天,问题来了,他们告诉我,国内没法往澳大利亚寄带有电池的东西,一家家快递问过来都不行。本来可有可无的事情,被这么一搞,反而把人的胃口吊起来了。又过一段时间,他们告诉我:他们有办法了,专门向台北华硕总部申请了一台,直接从台北往澳洲发货。
——太奇怪了,为什么从大陆无法寄,从台湾就可以?不管了,能寄总是让人高兴。但人家这么大动干戈,却也让我增加了压力。他们如此有诚意,要是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
标签:
杂谈文化教育 |
标签:
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