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死党拍出两部东方“夺宝奇兵”

(2006-01-27 09:44:08)
分类: 八卦掌
直到今日,成龙仍有计划拍摄“亚洲飞鹰”故事的第三部,可见他当年对前两部《龙兄虎弟》和《飞鹰计划》有多么自豪。说起来,《龙兄虎弟》是成龙首部将视野放眼国际的大制作(以往虽有《快餐车》、《福星高照》,但都是洪金宝主导创作,成龙只是参与演出),由于当时他经验欠奉,所以找来曾执导过香港最卖座亦是最接近国际水准的动作枪战喜剧《最佳拍档》系列的好朋友曾志伟,以及港台飞车特技第一人柯受良负责极具时代感的动作大场面。当然,最受观众欢迎的硬桥硬马功夫戏也不能丢,为了有新意,成龙除了出动旗下班底精英外,还邀得刘家班的刘家荣、袁家班的袁振洋相助,使得影片的打斗戏精彩纷呈,尤以最后成龙一人独斗四悍女那场惊险刺激,让人大呼过瘾。
 
三个死党拍出两部东方“夺宝奇兵”
 
再者,《龙兄虎弟》亦是成龙受伤最重的一部戏,精益求精的结果是摔了个脑溢血,如果不是龙哥命大,恐怕早已一命呜呼。消息传出,举港皆惊,所幸有惊无险,同时也调起了观众的胃口。1987年农历春节,《龙兄虎弟》隆重公映,狂收港币3500万,超过之前创下香港开埠最高票房纪录的《英雄本色》,成龙这一摔,果然值得!
 
三个死党拍出两部东方“夺宝奇兵”
 
 
至于1991年贺岁期间推出的《飞鹰计划》,仅就剧情模式论,《飞鹰计划》明显借鉴了比它稍早的《印第安纳琼斯与圣杯》,而且并没有象《奇迹》那样完全港式本土化,制造出许多经典细节笑料。不过,《飞鹰计划》仍是一部成龙的自我突破之作,非洲沙漠的寻宝之旅固然俗套,却妙趣不断,“笑”果不逊以往作品。突破当然是动作方面,飞车追逐场面惊险刺激,精彩程度在成龙电影首屈一指。打斗场面迅捷利落,延续以往成龙风格,但若论最有创意的还是最后那场“强风超人”,好玩好看,搞笑抵死。而这种类似游戏的动作设计,曾让成龙乐此不疲,好象《城市猎人》中犹如滑稽舞蹈的最后决战,《简单任务》中的水中避鲨斗敌,同样创意十足,令观众百看不厌。
 
三个死党拍出两部东方“夺宝奇兵”
 
 
最后照例还是聊八卦

众所周知,1991年前的“成龙作品”,除了与洪金宝合作,会由那胖子做导演外,其余都是成龙主导创作,协助者亦是“成家班”。当然,还有两次例外,《龙兄虎弟》和《飞鹰计划》。前者与成龙合导的是曾志伟,后者与Jack合导的是陈勋奇,而这两部“与国际接轨”的大制作与之前“成龙作品”也有一个明显的突破,并且这个“突破”其实还缘起于成龙与曾志伟、陈勋奇的一段“当年情”。

先说《龙兄虎弟》、《飞鹰计划》在当时成龙电影中的重大突破,那就是汽车和摩托车的追逐戏,玩的那叫一个绝,堪称当时港片同类飞车场面的巅峰,即便在国际范围内也是难得一见!

三个死党拍出两部东方“夺宝奇兵”

在此之前,成龙电影都很少玩“极速飞车”(《快餐车》应该算洪金宝的),为啥跟曾志伟、陈勋奇合作时就玩呢?这里面有渊源的,我不说,大家看看陈自强自传中的一段就明白了。

“在罗维公司的日子,当时与成龙最为要好的是曾志伟与陈勋奇。三个死党只要晚上有时间,便在公主道赛车。那时,成龙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跑车。\(据成龙回忆,是罗维送他的大众,一款单门四方头的车。\
“虽然与飞车党的非法赛车无法相比,但每个深夜,听到电话声响起便会毛骨悚然。电话传来成龙的声音往往是报告曾志伟的车怎样上了树,陈勋奇的车怎样撞了……”


——明白了吧?

另外说明一下,《龙兄虎弟》开拍时,导演确确实实就是曾志伟。原因嘛,除了他是成龙好友外,还因为他成功执导过《最佳拍档》,拍飞车戏有经验,跟柯受良又有默契。

成龙在南斯拉夫摔成重伤时,还是曾志伟做导演。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必须做头部手术。大家都不敢做决定,最后还是身为导演的曾志伟在手术单上签的字。手术时,曾志伟一直都攥着成龙的手,陪成龙做完手术。当时请的是南斯拉夫最好的医生,本来45分钟的手术,最后只用半个小时就做完了,医生出来都说成龙是个超人,因为手术的时候,他的血压都非常平稳,没有升降,医生说他从来没有看过身体这样好的人。 手术以后,曾志伟一直陪伴着他,一直到他身体康复了。

不过,《龙兄虎弟》后来再开工时,曾志伟因为忙别的事,就没再做导演。遗憾的是,后来影片上映后,片头片尾字幕也没打上曾的名字。这事成龙、曾志伟、陈勋奇三个当事人都亲自说过,可不是我瞎编哦。

三个死党拍出两部东方“夺宝奇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