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校-专业-志愿-就业 |
南京有8所“211工程”院校(中)
北京考试报记者姜殿军、安京京从南京发回报道(中)
城市大学地图
南京师范大学——掩映在闹市里的“美女”
晨雾 / 转贴
南京师范大学带给我们无限惊喜,她就像一个害羞的女孩,美丽容颜深深掩映在闹市之中。刚看到学校大门,并不能想象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名校,绕过长长环山小道,走在类似山门的长长石阶上时,我们才体会到,能在一所古色古香的大学里读书是一件多么有情趣的事情。
南师大的前身是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可以想见,五十多年前,那些留着清丽刘海的女学生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进这所高等学府的。直至今天,南师大仍旧保留了独立的女子学院,在校女生比例也达到70%之多。
百年名校育名师
南京师范大学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并入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如今的南师大有着“东方最美丽的高等学府”美誉,现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265万册,为江苏省第三大图书馆,也是江苏省最大、设施最好的高校图书馆。
在南师大百余年发展历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等曾先后在此主政,词学大师唐圭璋、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苔藓学家陈邦杰、心理学史专家高觉敷、艺术大师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名师大家也曾在此留下过足迹。
20多专业按大类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招办主任肖春兵介绍,南京师范大学从2005年开始实行宽口径招生,2006年有20多个专业按大类招生,有一些院系按学院招生。如生命科学学院按“生命科学类”招生,一到二年级统一培养,再根据学习兴趣等选择专业方向。2007年,学校还将推进按大类招生。
该校设有基地班、强化部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基地班包括文科基地班(中文)和理科基地班(生物)。基地班在师资、保送研究生等方面都有优势。强化部实行弹性学分制、不定专业、师资强、可提前毕业。前两年实行通识教育,大三再选专业。
学校从2005年开始,允许学生入学学习一年后跨学院转系。由各院系组织转系考试,原则上要求转出比例不超过15%,转入比例不超过10%。但从实际情况看,转系的学生不太多。从转入专业来看,外语类等就业热门专业转入学生较多。从转出专业来看,地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学生,经过一段学习后,对本专业有更多的了解,申请转系的学生相对较少。
从录取分数看,外语、金融、国贸、新闻、基地班、强化部等是第一档次。中档专业包括地理、生物、数学等,管理学、哲学、工学等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
在京只录有志愿考生
南师大每年在北京招生20-40人,原则上只录取有志愿的考生。据介绍,这是由于经过调剂的考生可能期望值太高,到大学后心理落差比较大,心理、学习状况都不稳定,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
南师大近几年的招生总计划将稳定在3700人左右,并将适当扩大在江苏省以外的招生计划数。2006年南师大省外计划达到900人,2007年有望增加到1000人左右。
有些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对南师大存有误解,以为就是培养师范人才的,其实,南师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目前学科已覆盖文、史、哲、教、理、工、经、法、管等门类,设有学院21个,强化培养部1个,独立学院2个。学校在招生时不分师范和非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也可以去当老师。
考生还要注意专业对报考的特殊要求,如该校对外汉语专业录取时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近三年在京录取最低分数线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校中的“清华”
对中国药科大学的第一印象来自南京机场。一走出禄口机场候机室,我们就发现,从入口标牌到沿途小广告,都不约而同写着同样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庆贺中国药科大学校庆80周年”,这样的大手笔,让我们不禁对这所有着药学中的“清华”之称的学校产生了很大好奇。
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记者来到了中国药科大学,校区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学生还没下课,校园很安静,不远处,可以望见一座新的高楼已经封顶,即将投入使用。
所有专业都与“药”有关
据了解,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药学院校。学校专业跨度很小,所有的专业都与“药”有关。
从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到,学校下设了药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国际医药商学院、社会科学部等10个院部系。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点,现代中药学与天然药物学是江苏省11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此外,学校还设置了15个本科专业以及“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药学专业点”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两个基地班,这两个基地班每年都有60%左右的优秀生被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基础药学专业点”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基地”,生药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3个专业被评为省品牌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生物工程被评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制药成为就业“阳光产业”
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余永久介绍,学校坚持培养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学生。为此,学校保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达到1∶1,建有一批装备精良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有制药有限公司、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符合GMP要求的实训基地。在江苏、浙江、山东省,上海、天津市的一些著名医药企业建立了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每个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参加3次实习,每次一个星期以上。
余永久说,近年来,制药产业被人们称为“阳光产业”,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学校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2003届、2004届毕业生就业位列江苏省第一名,2005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9.75%,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9.82%。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主要去向有医药研究单位、医药监管部门、医药公司、制药企业、医学院校、医院等。另外,本科生中每年有30%左右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明年在京招生计划增加
由于新校区投入使用,中国药科大学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逐步增加,2006年达到2300人,2007年预计还将增加,在京招生计划也相应逐年增加。近几年,中国药科大学还在北京录取了若干名保送生和艺术特长生。
对于北京生源,该校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的优惠政策执行。该校表示,北京、上海等地考生入学分数虽然不是特别高,但综合素质强,学校愿意招。近年来,北京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近三年在京录取最低分数线
2004年 500(理)523(文)
2005年 472(理)
2006年 530(理)
http://www.bjeea.cn/221804480671252480/20061206/17314.shtml
2006-12-06《北京考试报》
晨雾点评:
文章引用自:http://www.bjeea.cn/221814376275902464/20061206/173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