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幕动画大战

(2006-11-02 12:59:03)

银幕动画大战

?/P>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大银幕上的动画电影,基本都是迪斯尼制造。迪斯尼雄霸美国大银幕半个多世纪,是动画电影业内真正的老大,你甚至都找不到可以与他匹敌的对手。没错,就是这么强大!

银幕动画大战

迪斯尼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二维动画电影发展到90年代,准确地说,是在《狮子王》上映之后,就逐渐走向了衰落。《狮子王》在美国本土创造了3亿多美元的票房,是当年全美票房亚军(冠军是《阿甘正传》),也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动画电影,迪斯尼的动画事业可以说又达到了一个高峰。在《狮子王》之后,迪斯尼虽然推出了《风中奇缘》、《钟楼驼侠》、《泰山》等二维动画大制作,可是已不能再现昔日的辉煌。就在《狮子王》荣耀之后的第二年,迪斯尼合作伙伴皮克斯公司Pixar,推出了影史首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登顶95年票房冠军,为三维动画打开了局面,从此,三维动画时代宣告来临。最初有实力推出三维动画长片的只有皮克斯一家公司,而且三维动画制作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都是24年),所以直到1998年,皮克斯才推出了第二部动画电影《虫虫危机》A Bug’s Life,成绩也是非常不错的。第二年,皮克斯乘胜追击,推出了《玩具总动员2》,光是在北美,该片就拿到了2.4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皮克斯此时已经正式成为动画电影业新的霸主。

银幕动画大战

皮克斯公司的前身是乔治-卢卡斯电影公司的动画电影部门,约翰-拉斯特是当时的骨干,约翰曾经也是迪斯尼的动画师,1984年辞去迪斯尼的职务,进入了卢卡斯的电影公司。1986年,斯蒂芬-乔布斯以一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个动画部门,正式更名为皮克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动画制作公司。从19861995年的十年中,皮克斯都是短篇动画为主,这是一个磨练的时期,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5年《玩具总动员》上映之后,皮克斯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一步一步地占领动画市场,甚至是整个电影市场。动画电影有很大的优势,动画电影周边产品的消费能力超级强大,据不完全统计,皮克斯七部动画长片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动画电影的票房只是前戏,好戏还在后头,光是动画主角的玩偶,都不知要进驻多少美国孩子的卧房,还不用说其它像以这部影片附带产生的漫画书、电脑游戏,电影公司光是凭一个“尼莫”都不知赚取了多少财富。

银幕动画大战      桃子好吃,人人都会去摘。既然动画电影这么好赚,好莱坞其它电影公司自然跃跃欲试,都想分一杯羹。在皮克斯推出《虫虫危机》的时候,梦工场就随即推出了自己的首部三维动画长片《小蚁雄兵》Antz,《小蚁雄兵》只是投石问路,成绩也是一般,还不能和皮克斯相提并论,最多也就是和迪斯尼叫阵一下。梦工场三巨头负责动画业务的是杰瑞佛-卡森博格,他过去也是迪斯尼公司的高管,因为和迪斯尼老板迈克尔-埃斯纳失和,所以要和迪斯尼一争高下。《玩具总动员》之后,迪斯尼虽然没有完全丧失动画电影的市场,但二维动画也是夕阳挽歌,前景一年不如一年。三维动画必定是日后动画电影市场的老大,所以梦工场在1996取得PDI特效公司60%的股份,以PDI作为动画电影的后盾,依靠CGI技术,发展三维动画电影事业。期间,梦工场虽然推出了《埃及王子》、《小马王》等佳作,但还是不能称雄电影市场。而且异军突起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依靠蓝天工作室出品了《冰河世纪》,《冰河世纪》成为当年热门电影,蓝天工作室BlueSky也正式打响品牌,美国动画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有竞争,才会有机遇,梦工场总结经验,在2004年出品了《怪物史瑞克2》,电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一举刷新了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在美国本土就拿下了4亿多美元的巨额票房,这个票房纪录一直保持到现在。就在2004年,美国全年票房前十名,光是动画电影,就占去了3个位置。它们分别是《史瑞克2》、《超人总动员》、《鲨鱼黑帮》,看来梦工场凭借动画电影就足够傲视群雄了。梦工场靠着动画电影,在2004年混得风生水起,只是梦工场拍摄的真人电影,在这几年连连票房失利。2005年,梦工场最终把自己卖给了派拉蒙电影公司,创业之路到此结束。梦工场明年还会有《史瑞克3》上映,看来新的一轮票房争夺战会更加精彩。

银幕动画大战

2006年,总共有14部动画电影上映,欧洲动画电影也正在悄然进入美国动画电影市场,《超级无敌掌门狗》、《小红帽》都在北美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在2003年,就已经有《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的先例,可见海外动画片正在对美国本土动画电影进行挑战。现在的美国电影工业,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一支生力军,在动画电影内部分不出高下以后,动画电影开始把战场扩大,发展到挑战整个电影工业。看来再以这样的发展趋势,过不了几年,动画电影便可以和真人电影分庭抗礼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并不是非常追捧动画电影,但是动画电影魅力实在太厉害了,Cars让人眼花缭乱,观影过程欢喜不已,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篱笆墙外》比起Cars略逊一筹,创意没有Cars那样让人惊喜,梦工场和皮克斯二者孰高孰低已经很明显了。今年索尼也推出了第一部三维动画长片《丛林大反攻》,成绩不俗,现在看起来,动画电影市场有多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

银幕动画大战

动画电影自然还是不能撼动传统真人电影的霸主地位,只是它们已经开始占领电影不小的份额,良性竞争从来都是好事,只能给观众带来说不尽的快乐。两种类型的电影,今后又将怎么发展,这是很难预料得到的。20世纪80年代,罗伯特-泽米基斯就推出了令世人惊叹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真人与动画同台演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前两年推出的《华纳巨星总动员》票房成绩不好,所以近来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新作品问世了。不过,在我看来,真人和动画合而为一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虽然不能成为主流,但是总是能给观众带来新意,这种真人出演的动画片,日后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现在动画电影中的主要角色的设计,都是按照幕后配音人员的长相来绘制的。《极地特快》中,汤姆-汉克斯一人就要负责六个角色的面部表情变化,电脑通过贴在汉克斯面部的吸盘,来捕捉他的表情变化,然后在运用到剧中动画人物的脸上,效果出奇的好。

动画电影现在几乎都是三维动画的天下,今年中国内地也上映了《魔比斯环》来试探市场,反映一般,技术的问题还可以原谅,就是故事情节太老一套了。今天的孩子,早就经历了日本动漫、欧美动画大片的洗礼,这样老套的故事情节,小孩子都能编出来,这个动画电影到底拍给谁看的?

银幕动画大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