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房地产的话题 |
- 开盘前对上千准购房者进行摸底调查可承受价位,然后综合购房者意见,敲定楼盘售价。不就是提前搞销售宣传和客户登记吗?确定了准客户,而且连带着还摸清了支付能力,定价上将保证一步到位,不会出现定低了价的情况。一举多得啊!再说,没有成本参考购房者如何建议价格?大家只能是在周边现有售价基础上考虑一个项目情况给出价格,绝对低不了。
- 综合大多数购房者的建议价格,与购房者代表和政府共同确定销售均价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关键是统计时有效样本如何确认?这个过程是开发商自己完成还是专门的机构来做?购房者代表谁来选?政府才不管你定多少钱呢。别拿政府说事。
- 在开盘前公布综合开发成本 如果是真正的成本倒好了。可惜,即便公布了真正的成本也没人信,就算你说你亏本卖谁相信啊!雇个会计师事务所给出成本估计都不太好使。除非报告说明开发商挣了暴利,但这样的报告会公布吗?
前一篇:北京人均住房低于全国水平
后一篇:持币不观望,没钱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