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藏传佛教上师 |
《知识宝藏论》云:“任何殊胜双运金刚之智慧,相续生起之力需依具德上师尊。”也就是说,殊胜的双运大手印金刚之智慧,若能于弟子身上生起力量而成最胜成就,其俱生因缘即是具德的根本上师。
《密集续》云:“佛语住于具德上师之心和语。”又云:“具德上师有百个,具恩上师无一个。”再云:“登地上师有百个,证心上师无一个。”虽然有许多上师,但是我们在何者身上得到大手印的证悟,或是悲空双运的智慧,彼人即是我等根本上师。
上师之意义为无上、至尊。“过去无上师,佛行名不闻,千劫佛世尊,依上师而成。”所谓老师之意义,《华严经》云:“舍利子,汝所成一切善法皆由善知识而得;夫善知识者,若欲渡越轮回大河,彼即船夫尔”,高僧传云:“所谓善知识者,如入六度道之引路人。”《不动优婆夷传》云:“善知识为我等前往贤圣彼岸之护送者。”由此可知,一切正觉、正德之泉源以及前往正确彼岸的护送者,即是老师,即是善知识。
另外,善知识的分类若以人的基础来看,可分为:凡夫老师:若无一切功德修证,只能会遇依止凡夫善知识。菩萨老师:若自身业障大多清净,即能会遇登地菩萨善知识。佛化身之老师:若自身能住于资粮道以上之地,即得会遇依止佛化身之善知识。报身圆满之师:若自身能安住于十地果位,即得会遇依止圆满报身善知识。
善知识虽有以上四类分别,但于我等恩得最大的,却是凡夫善知识,蒋贡仁波切说:“比一切恩德都大的是凡夫善知识。”那么,一位老师要具备多少的知识呢?有一些经典中说要具备八种功德、也有说要四种功德、或是二种功德。但身处浊世,要能找到功德具足的老师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应该依止过患少、功德多的老师来学习。
《知识宝藏论》云:“具足一切善相者于末法实难会遇,当应依止过少德多者为师。”《胜义法论》中云:“斗争时节上师功过具,外现离一切障不能得,若有不凡功德观察后,诸佛子众应依彼为师。”
我一直庆幸自己此生能遇到根本上师嘎玛仁波切,也非常乐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上师,并因此走上解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