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 |
导演:冯小刚缺乏大气度和大情怀 我认为内地最职业化的电影导演、也就是让投资方最放心的就是张艺谋和冯小刚,他们的优点在于不会乱给投资方花钱,在规定的资金、规定的演员、规定的题材范围内,总是不会让电影变成粗制滥造的产品。《夜宴》在视觉品质上是超过《无极》的,我特别欣赏《夜宴》的片头,一个毒蝎子爬到了欲望之火燃起的《夜宴》二字。这种细微之处都精益求精,我们再对该片的美术、摄影、服装、道具、特效等视觉层面挑三拣四,那就真的不厚道了。 但如此精致的视觉为何没让观众入戏?甚至成为观众入戏的障碍?那就是导演的功力问题。 做好一个商业片的导演是很难的,因为他要服从很多商业元素,对于《夜宴》来说,冯小刚挑战的第一难关一定是武打动作这一关。所以投资方重金请来了袁和平。 《夜宴》其实是文戏,完全是可以不要武打的,但既然为了市场要武打,就要打出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命运。我认为《卧虎藏龙》里的很多武戏都打在这三个点子上,绝对经典。还有《英雄》里的李连杰和甑子丹的棋馆对决等等,甚至《十面埋伏》中的小妹妓馆里的舞打、竹林追杀等,也都能紧扣这三点。但《夜宴》里的武打相对集中在艺术家气质的太子这一角色的身上,与之相关的很多武戏过于流于形式与写意,但这个写意并没有达到《卧虎藏龙》的写意写出人物心灵的真实的境界,比如,《夜宴》开场的重头戏竹林乐馆被血屠,屠杀很写实很暴力,但那些戴着面具的被屠杀的艺术家们却很写意,感觉是舞蹈家在摆等死的造型,当时坐在我后面的观众就在那里自言自语,那些人怎么了? 写意是《夜宴》武戏的总体特征,比如皇后与太子见面的那场对打的戏,戏剧情感指向非常模糊,为何打?打出什么情绪了?推动了什么发展?我看不出来。还有就是,对那些杀太子未遂的战士在桥上的那段自杀,也是只见血腥不见人物,不见戏剧张力和故事推动力。舞蹈化的武打成为一种重复,隔离了观众对剧情的进入,拖沓了影片的节奏,没用好袁和平,太可惜。 《夜宴》就象电影院里的爆米花,原料玉米是有营养的,但用糖精嘭化出来无法多吃的快餐,没有回味的单一。我觉得该片起片时最有张力的一场戏是大殿里群臣认皇后那场,那场戏也是章子怡演得最好,接着太子练习剑舞险遭暗杀那场也不错,但类似的精彩全被那些所谓的武戏给冲淡了。我想,《夜宴》假如重新剪辑,可能会更好些。![]()
除了武打,性、爱情也是商业大片的元素。
对于性场面描写,《夜宴》不够自然,有点生贴,比如《卧虎藏龙》,比如《英雄》,同样的章子怡,在那两部影片中的床上戏是水到渠成,自然,也是人物刻画和戏剧冲突的重要元素。但是《夜宴》里的性让我们看到的是葛优的皇叔其实是个推油按摩高手,其他的没有任何附加值。章子怡还是精明,没把真臀部奉献给《夜宴》,可是周迅就认真地让摄影捕捉到了真屁股。
周迅演的青女是爱情的象征,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把她的造型搞得那么难看,毫无青春光泽,也没有给青女写一场戏把她的单纯与执著刻画出来,总觉得青女象睡眠不足的花痴,周迅《大明宫词》里的灵气荡然无存。特别是最后,青女死亡前,导演竟然让黄晓明和马精武在那里演出殷隼父子那么夸张的无力相救的表情,妈呀,这哪象在皇上的鸿门夜宴啊,太假了,一假就把观众挡在了戏外,所以接着青女的死就缺乏了感染力。我觉得当时让殷隼父子成为无表情的面具,然后切一个他们手部的特写,就足以表达当时他们的内心痛苦,形成的反差带来的悲剧效果会更好些。
诸如殷隼一家三人的处理不准确等问题在片中还有很多,我想这是导演的问题,他对角色的理解过于简单,导演对角色的解读不深刻,也无法让演员超越自我,所以马精武那样一个老戏骨竟然在《夜宴》中毫无味道。难道他和周迅一样都老了吗?
不是。问题出在冯小刚,他太把精力集中在皇后、皇叔身上,对配角对全片的平衡作用与气场的营造作用忽视了,没有形成群戏角色辉映的交响,这一点上,《英雄》还是更强些,《英雄》群星的表现比较均匀,不象《夜宴》这样参差不齐。
最后,我觉得冯小刚还是缺乏大片意识,怎么看《夜宴》还是个中型古装片,唯一一个大场景是电脑拉出来的象布达拉宫的皇宫,其他大场景都是不出十几个人的小分队,就连《夜宴》里重场戏,也看不到群臣的群戏,好象阴隼父子和那个被打死的忠臣就成了群臣的代表,太抽象了。对于当年市井的想象也是过于一般,拉来一个大狮子点到而止,好象太子、皇后真没了自己的宫里的亲信,非得自己跑出来和药剂师谈论一下人心是毒药的不新鲜的道理。《夜宴》缺乏的是真正营造人物真实的配角,皇后、太子全是单枪匹马,只有皇叔仿佛有个在皇后身边的卧底丫环。这种单一抽象,使得观众一直入不了戏。相比之下,《英雄》里的千军万马的宏阔,等待刺客归来的悬念张力,《荆轲刺秦王》开场的用低视角跟拍战车的激战、赵国儿童宁死不屈的大场面的壮烈,以及母后与嫪毐视死如归的爱情悲凉,在《夜宴》中都无缘感受。
气氛营造不足,就带来感染力的下降。最后,《夜宴》里竟然用了类似张艺谋《菊豆》里绸缎飞速坠落的经典镜头,章子怡然后一人独白,最后被暗箭所杀。杀她的是谁?我认为写实了,就是她身边的丫鬟,反正就是反对她的宫廷势力;写虚的话就是封建主义,无法让女人做皇帝,所以中国历史上武则天只有一人。《夜宴》过于抽象与写意,缺乏大气度和大情怀。![]()
演员:吴彦祖最好章子怡平平
《夜宴》里最优秀的演员是吴彦祖和葛优。
吴彦祖胜在天赋的气质,眼神到位精准。葛优也是台词的节奏始终走内心,不外在。
相比之下,章子怡并不出彩,关键的戏还是过于外在,还是她的几个经典表情,唯一走内心的就是皇太后与皇后的那场群臣面前下跪的那场戏。我认为婉儿这个角色更适合比章子怡更大一点的演员,比如巩俐,甚至是徐帆都可以,章子怡太年轻,加上台词、基调都过于写意,这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要求演员在台词、形体等多方面有很强的功力,章子怡显然弱在经验。 同样的问题还出在黄晓明的身上,不是黄晓明不好,而是吴彦祖太强,黄晓明一和吴彦祖站在一起,就给比下去了。殷隼这个角色似乎可以用更成熟的演员,黄晓明最后拥抱妹妹的肩膀可能不够宽厚与结实,没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周迅刚才已经说了,这是她电影形象中最能出彩但最后却最不出彩的一个,电影里的演员是最被动的,周迅也忽视了《夜宴》这样风格的古装电影里对演员表演的特殊要求,她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主动性还不如章子怡。![]()
看完《夜宴》,我才发现目前中国电影导演中最优秀的还是张艺谋,他的优秀在于他早就走在了商业大片探索的前列,他的经验启发了冯小刚这样的后来者。尽管《夜宴》还缺乏大电影的气度,但对于拍电视剧出身的冯小刚来说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夜宴》和片中那个自尽的皇叔厉帝一样,霸占了大哥曾经的江山和美人,但败于自我内在的虚弱、止步理想王国、有心无谋,让大家看完还是想起张艺谋。让我们等待《满城尽带黄金甲》吧。
前一篇:《夜宴》在向张艺谋致敬(上)
后一篇:马天宇否认主动报名《红楼》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