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份,轿车市场销售了近42万台。这是一个新的突破,良好的开局说明了汽车市场的潜力如此喜人。只是面对这样的汽车消费市场,笔者希望企业不要在简单重复降价和推新两大主题,因为消费者现在更需要价值回归。
前两天与业内的朋友讨论,WEB2.0的汽车营销时代,将首先在轿车市场实现。在汽车营销时代的变革时期,汽车企业正在苦于如何摆脱乏味的价格战和产品战。可是细数近几年来汽车市场的变化,很少有企业真正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消费者服务。我们说现在是营销时代了,以市场(消费者)中心,可是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尊重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单独把这方面的问题归绺于汽车企业,也并不可取,一方面也与目前并不成熟的汽车消费者存在联系。或者说,这是在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在走进全面充分竞争时代,所必需经历的阶段。
2007年,不管对汽车企业来说,还是对消费者来说,或许都将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和谐共赢将成为主题。不是简单的随从政府的调子,只是没有各谐共赢,企业和消费者都不是最大的受益。比如企业一味降价,虽然损失了利润,但是因为配置的降低和质量的不稳定,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切身的利益。所以,降价对于中国车市来说并不和谐,因为虚假成分,车企和消费者得到的都是损失。
一面是来自企业利润越来越少的声音,一面是来自消费者车价高的声音。如果通过营销变革,走出这一困难,无疑是摆在汽车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降价,推新,降质,已经成为近两年汽车市场的主流声音。只是在汽车时代到来的今天,很少有企业真正的关注汽车的后市场,把客户的满意度、认知度和忠诚度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合资企业还好点,自主品牌就差得更远,这些软力量的竞争,是消费者更需要的。
2007年,卡罗拉、迈腾、明锐等多款重量级的新车,已经准备就绪。汽车市场的唯新时代,似乎正在终结老三样的时代。可是,普桑和捷达依然那么热销,20个年头。虽然近几年数百款新车型上市,可是老三样的经典已经成为不可复制。是竞争的激烈,还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如果说是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那么普桑和捷达的依然热销。
又到3.15了,汽车服务及召回又在刺痛我们。这么多年了,汽车相应的法规与国外相差太远,消费者的有车生活并不舒服。很多法规缺失,让汽车市场连年增长的汽车投诉并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再看看与3.15相关的部门,在近期做些什么?并不是站在监督的角度,保障消费者的利益,督促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反而成了肥私的权柄。
中国汽车市场,除了一个所谓的可喜消费数字,还有哪些可以标榜?降价和推新,就是车市的全部?
前一篇:奥迪宝马的数十款秘密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