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印第安部落所占土地的法律地位曾被认为是“国中之国”,即依附于美国的印第安人国家。但是现代形式的国家在北美印第安人当中并没有真正的渊源,他们的传统政治形态是部落或部落联盟。最高法院在裁决中规定美国政府对这些“印第安国家”“负有责任”,这句话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被解释成美国政府有责任驱逐印第安人,为白人移民扫清障碍。
1828年,
安德鲁·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代表的是美国西部移民和西部州的利益。尽管东部许多州曾在大选中反对他,或是在他上任之后反对其关税政策,但即使其最狂热的反对者也从未质疑过他对印第安人的态度。杰克逊对印第安人十分反感,这来自于他早年率领田纳西民兵抵抗南方边界印第安部落袭击的经历。但从广义上讲,他的观点又与大多数美国白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应将密西西比河以东所有的印第安人都赶往西部,因为印第安人曾在1812年美英战争中协助英国作战,而遭到了失败,现在联邦政府的政策应当是彻底驱逐他们。
http://ww2/large/a68d6077jw1fb8rwh9jhqj20
1831年,伊利
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a68d6077jw1fb3exz4acej20
台湾赖惠敏所著《乾隆皇帝的荷包》一书中,统计了直至乾隆朝的皇室各项收入来源,大致可分几块:
1、内务府在直隶、盛京、热河等地有大量官庄,按照出产分为头等至四等。乾隆时有官庄132.73万亩。庄头每年交地亩银两,还有杂粮、猪、鸭、鹅、梨、葡萄、甜桃、樱桃、核桃、白果、枸柰子、山里红、榛子、野鸡、白蜜、红花、蓼子、茜草、黄花、豆草、柳条、麻绳、炊帚等物品,其中有些也折银。官庄地亩银两都有定额,庄头如果长期拖欠,会被革退,甚至抄家赔补。
2、一部分税关的税收盈余。清代户部税关共24处,其中关税盈余全部交给内务府的有崇文门税关、左翼税务衙门、右翼税务衙门、归化城、蟠桃口、山海关、张家口、杀虎口诸关;关税盈余一部分交内务府的有天津关、淮安关、龙江关、浒墅关、北新关、九江关、粤海关等。此外浒墅关替皇室成造玉器、贡墨、金箔等器物,九江关替皇室成造官窑瓷器,粤海关、闽海关每年有“办贡”任务。
标签:
杂谈 |
明朝弘治年间,兵部职方郎中陆容至迁安,好友刘廷珪欲设宴款待,陆容戏谑称“有驴板肠即赴”。当时士大夫之间有个习俗,互相以对方家乡风土所讳相谑。刘廷珪是河南卫辉人,明代称河南人为“偷驴贼”或“板肠”。这个典故源于明初。当时学士宋濂过洛阳,洛阳士人久仰宋濂之名,挽其留宿,宋濂不从,遂藏其驴。宋濂觅驴不见,遂作诗曰:“蹇驴掣断紫丝缰,却去城南趁草场。绕遍洛阳寻不见,西风一阵板肠香”。河南人的“偷驴贼”绰号遂从此传开。
明朝类似的地方性绰号还有管江西人叫“腊鸡”。古代地方官员进京,必携带大量土特产四方馈赠。“腊鸡”的绰号是讽刺江西人到北方,多携带腊鸡作为土仪礼品。不过这个绰号的由来比河南的“偷驴贼”更早,元朝便称江南人为“腊鸡”。亲历元末时代的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说:“(元朝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为腊鸡,至以相訾诟。盖腊鸡为南方馈北人之物也”。甚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的一些中央部委官员仍戏称赣省官员进京为“板鸭来了”、“笋干来了”。
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和赵翼的《陔余丛考》记录了明代两京十三省人的绰号,比如《陔余丛考》记录说,明朝多称蜀人为“川老鼠”,形容其擅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http://s12/large/00336wGHzy6MfuCcXiP7b
孔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为地租。孔府地产包括国家拨给的“祭田”、“学田”,孔府自置的地产,以及历代衍圣公夫人陪嫁时带来的“胭粉地”。
祭田是国家拨给土地,免交一切官府赋税。理论上说,祭田所有的收入都应当用于孔庙祭祀的开支,但是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用来维持衍圣公一家的生活。宋朝元祐元年,宋哲宗赐给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瀚祭田一百大顷(每大顷为100大亩,每大亩为720方步,合三亩),其收入除了祭祀外,均分给族人。之后宋朝又赐祭田一百顷,金朝皇统五年、明昌元年各赐二百大顷,元成宗大德元年赐五十顷。明朝洪武元年赐孔府祭田二千大顷,之后明朝各帝又陆续赐祭田611大顷。到明末,孔府的祭田基本上维持在2600顷左右的水平上。
http://s10/large/00336wGHzy6MfuDhHex19
清初八旗曾在山东跑马圈地。邻近曲阜的兖州原是明朝鲁王的封地,周围州县有很多鲁王府的地产,明亡后被清朝作为官地没收圈占,在这个过程中也
标签:
杂谈 |
日本江户幕府时代,在文化十四年(1817年)三月二十三日,江户两国柳桥的“万八楼”酒屋店主万屋八郎兵卫曾经举办过一次“大酒大食大会”比赛。这场“大食比赛”后来被收入泷泽马琴的《兔园笔记》,以及《文化秘笔》、《藤冈屋日记》等笔记小说,流传至今。
http://s8/mw690/00336wGHzy6LkYJ2qs7f7主食部门冠军为来自三河岛的三右卫门(41岁),他的记录是一口气吃下米饭六十八碗,外加酱油两合(360毫升);亚军是来自浅草的和泉屋吉藏(73岁),他一气吃下米饭五十四碗、辣椒五把。小日向的上总屋茂左卫门(41岁)吃下米饭四十七碗。
http://s7/mw690/00336wGHzy6LkYNnerY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