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凡唯爱东爱
李凡唯爱东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58
  • 关注人气:2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分类: 老照片
上海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各种情感,但相比之下还是喜欢那个黄浦江码头轮船呜呜响,朝阳兴起的八十年代,至少物质还没有让人眼花缭乱,那是个知足而又亲近的年代。
时代在飞速变化,从当年没有手机,出门自行车的简朴服饰,到了如今的快节奏生活。
二三十年间,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变,当年女生坐在男孩自行车后能笑的那么灿烂,到了如今好多人待在马自达的副驾上还不满足,纯真的心去了哪里?



上海八十年代旧影之四平电影院 老杨浦应该都熟悉




上海八十年代旧影之四平电影院 老杨浦应该都熟悉
河北保定满城 明月寺双塔

月明寺双塔位于满城县城北l0公里的岗头小村的西山脚下,塔为二座对称式,均为砖结构,东西二塔,塔为覆钵式即俗称的喇嘛塔,塔身圆锥形。东塔为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建,西塔为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建。此地在明以前,有寺院一座称月明寺,寺始建于唐代,月明寺在清末废弃,现在村民又复建了大殿,但古风不存。








(2019-02-06 09:03)
福建福清 灵石寺

灵石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的灵石山麓,坐落于磅礴百余里、其势插天、峰峦九叠的灵石山主山芙蓉峰下。
在唐代,灵石寺最盛时僧众达2000多人,田地千亩,山林万亩,形成寺院大地主经济。
明万历初年,殿宇圮毁。此时性麟禅师率徒众入寺经营,稍复清规。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性麟募缘,寺院有所修复。是时叶向高过访寺庙并赠诗《灵石访同我禅师》。明代少司空何乔远说:“相国遗诗尚可寻,山僧藉此镇祗林。”给复兴寺庙以很大支持。性麟离世后,其上首弟子曹源继主法席, [1]  重建法堂,请方册大藏经,内勤禅戒,外严道场,“诸徒子皆能仰遵遗范,克肖前懿”,灵石寺又恢复了生机。
民国21年寺庙遭土匪抢劫,僧众星散,寺庙荒废。民国30年,福州地藏寺尼姑性慈、德钦率众尼到寺开荒和整修寺院,此后遂为女尼丛林。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灵石寺仍由性慈尼姑住持。
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灵石寺有18名尼姑,土地40多亩,雇工2人耕种。1964年灵石山建立的林业垦殖场,与灵石寺签定协议,保护禅寺,负责寺中尼姑的生活、福利待遇,包括老弱尼姑照顾、护
2005年的古装剧《乾隆王朝》
有一桥段是乾隆下江南的景象
看到了出息的江南砖雕门楼和石拱小桥
请问哪位大神知道拍摄地吗







分类: 老照片
旧影重现之苏州相城陆慕镇太平桥

南桥,正名曰“太平桥”,位于中桥之南约二里,是陆慕镇南街东西穿越元和塘的唯一通道。南桥重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整桥由花岗石砌成,两侧桥栏为青砖砌墙,花岗石压顶。桥全长50米,共有100多级石级。南面的桥柱上刻有“光绪壬寅孟春涓吉”,“藩宪拨款同人集资”。北面的桥柱上刻着“重建中桥南桥两座”,“开浚全镇官河支河”。桥面呈长方形,中央镌刻禅意图案。历经百年风雨,大体上还保留着原有风姿。但桥东石级南侧的青砖桥栏已全部坍塌,有不少石级已经折断。
    南桥由主桥和引桥组成。主桥为半圆形独拱桥体,高出水面7米多,由6道卷拱合成,倒影于水中,犹如晶莹圆璧映现河面;亦似皎洁圆月伏升波端。桥洞东侧卷拱上刻有“放生官河”四字,西侧为“禁止捕捉”四字。主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与之垂直的引桥,好似两个枕头,故又叫“枕桥”。主桥和引桥组成的独特造型,好似人在挑担,所以当地人戏称它为“桥挑桥”。
    陆慕太平桥(南桥)2009年7月,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忘记从哪里摘得这张老照片了 应
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南陵镇南流桥
南流桥,位于街北陵阳河上,桥面高齐屋脊,始建于明嘉靖间,桥头两侧嵌有重修石桥碑记多块。
南流桥始建于宋,明清多次重建复修。在桥两端我们发现桥嵌有修桥记事碑,一块是大清乾隆四十四年修桥记事,另一块民国九年的记事碑。

曹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该祠原坐落在陵阳乡济阳村月塘队,1995年青阳县将曹氏祠迁至今址。
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别具一格。享堂和寝楼部分建筑面积1 237.4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两侧设有庑廊,屋面下部为抬梁式
虎门销烟博物馆也称为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位于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113号,是中国重要的鸦片战争文物史料展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它以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为参照,馆本部在东莞虎门镇建成。
标签:

转载

分类: 其他与桥有关无关的介绍
看老宅子须凭运气,看过容春堂后再到各处看老宅子,在东山镇老街转了几处,街上似乎人气不足冷冷清清的,几处老宅都大门紧闭无法入内。寻访离镇政府不远的糖坊巷的敦厚堂时,运气再次降临,主人正好回老宅剥万年青的叶子,让我们进入其中,至少看到了仪门头的内外两面。敦厚堂西侧同样规模的老宅,主人对游客抱有成见而不许我们参观,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