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文化

海曙

历史文化

分类: 文博动态

 

百集系列片《千年海曙》梳理海曙历史文化

(2013-11-27 13:31)
标签:

海曙

历史文化

分类: 海曙撷英

我与秦氏支祠

 

胡茂伟

 

    在我莲桥街老家有一个院子,称“田园间”。院子很大,院内不仅翠竹掩映,且有桃树、李树、香泡等果树,小时候我们常在那里玩耍、摘果子、抓蜻蜒、捉蟋蟀、捕麻雀。院子的一个角落长年放着一个孤零零的“石凳子”,高、宽均约60厘米,上下方正,中间部分圆弧形凸出,上面雕着精致的花卉图案,不知它是干什么用的。小孩子们玩得累了,常喜欢爬在石凳上休息。文革期间,房管处在这个大院建住宅,石凳差点儿被丢弃,先移到我家灶间,后又移到明堂,任其风吹雨打,再无人理会。

    1988年,我在市委办公厅担任市委书记的专职秘书。书记来宁波前曾任省文化厅长多年,因而对文化事业颇为关心。—日我和市文化局领导陪同书记去看市内古迹,当走到月湖边的马衙街,穿过一排石栅栏,踏进一幢老式大墙门时,竟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那幽雅的庭院,古朴而庄严的建筑,精致的石雕木刻,扑面而来。我惊叹市内居然有那么好的房子,以前竟然—无所知。天一阁的“老法师”,人称“洪太公”的洪可尧

标签:

海曙

历史文化

分类: 海曙撷英

历史悠久的月湖贺秘监祠

 

石人和

 

月湖柳汀的贺秘监祠,始建于860多年前的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是月湖风景区内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建筑。经过1995年大修,古祠重辉,成为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人文景观。

贺秘监祠是为奉祀盛唐时期大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而建的。据史书记载,贺知章(659—744)字季真,晚年号四明狂客,又号秘书外监,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考中进士后,先在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任四门博士,又到主管祭祀礼乐的太常寺任博士,曾荐入丽正殿书院编撰《六典》和《文纂》,又回太常寺任少卿。开元十三年(725)迁升礼部侍郎,兼集贤殿书院学士,充太子侍读,获得令人羡慕的“两命之荣”和御赐赞词。后改任检校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任集贤院学士。开元二十六年(738),立李亨为太子,贺知章因德高望重,任太子宾客,并升为文

标签:

历史文化

海曙

分类: 海曙撷英

浙江督学行署——宁波现存的唯一古衙

 

 

分类: 海曙撷英

虞浩旭

 

如果你到过北京,站在北京城的中心——景山的万春亭向南望去,紫禁城宫殿一片金碧辉煌。在这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中间,唯有一座宫殿瓦顶却是黑绿色的,格外引入注目。它的墙壁和柱子也不是朱红色,而是青冷色。别的宫殿多为九间、七间、五间成单数,而它却是六间。传说紫禁城的宫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比天上玉帝的天宫要少半间,这半间就在此楼西侧。为什么此楼有这么多独特之处呢?原因就在于它是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都有根据。因为此楼是模仿地处宁波市海曙区而闻名天下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是中国古代藏书的典范,是宁波藏书文化乃至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

    宁波藏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以来,宁波藏书事业勃兴。在宁波的历代藏书事业中,私人藏书为主,书院、官学藏书为辅,名楼迭出。北宋时鄞县的楼郁和陈谧、丰稷,声名颇著,开宁波藏书风气之先。进入南宋后,出现了二大藏书家,玫瑰主人楼钥居月湖之南,楼曰“东楼”,史守之居月湖之北,楼曰“碧沚”,人称“南楼北史”。全祖望《湖语》有“藏书之富,南

标签:

历史文化

海曙

文化

分类: 海曙撷英

古代宁波最高建筑——天 封 塔

 

娄学军

 

天封塔,也曾称“唐塔”,位于市老城区南隅的大沙泥街,是过去宁波城市标志之一。据史料记载,其地旧有天封寺,汉·乾祐三年(950)始建天封塔院。塔建成后几度为天灾兵祸所毁。唐武后“天册万岁~万岁登封(695~696)”重建,故以“天封”名。原塔高18丈,约51米许,六角形,是千余年来宁波市内最高建设。历代人们都称赞它“秀拔甲于天下”。相传建造时以堆沙垒高操作,周围留下大量沙泥,大沙泥街、小沙泥街由此得名。郡人视为镇郡宝塔,战争时用作烽火塔。承平日,塔顶高悬明灯,照示水陆船只、行人。宋·建炎间(1128~1130)又毁于兵火,绍兴十四年(1144)再建明暗十三层。嘉定十三年(1220)又毁。元·泰定间(1324~1328)坍塌,至正间(1341~1368)重建塔院。明·永乐十年(1412)雷击三层,又修,嘉靖卅六年(1557)飓风刮落塔顶,卅八年(1559)重修。顺治十七年(1660)募资大修,乾隆十六年(1751)八月又遇飓风,塔顶再次坠落,二十一年重修,嘉庆三年(1798)十月初三夜,修塔人因点灯不慎失火,七级塔檐、平座、栏杆等均被焚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