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育儿

第一次接触到《灯塔之家》系列,是我的两个孩子还仅仅4、5岁大的时候。小哥俩从小听爸爸每天读书,这时候已经开始喜欢听“章回小说”了,而《灯塔之家》系列却正好是最初级的儿童“章回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全都是小动物,因此,这套书也可以称之为“动物小说”。

 

我至今还记得,在一旁忙乎家务的我,居然被这种非常浅显的“动物故事”给吸引住了,不由得放慢了手上的动作,越来越沉浸到孩子爸爸的阅读当中去。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发觉自己竟然落下了感动的眼泪。


灯塔之家,是一个由爱心组成的“复合家庭”也是一个播撒爱心的友善家庭。主角猫女士,因为儿时遭遇海难,幸亏灯塔指引而侥幸生存下来,故此长大之后她毫不犹豫去做了一个孤独的灯塔守护人。她救了数不清的人,包括一只喜欢独自四海遨游的狗水手。水手身受重伤,只好留在猫女士家休养,而猫女士这种以救援他人为生命意义的活法,不知不

(2015-01-01 11:22)
标签:

杂谈

2014的最后一天,除夕。

以此流行世界的祷文,作为我的新年决意:

上天!请给予我安宁,让我能安然接纳一切我无法改变之事;

 

标签:

杂谈

教育

标签:

教育

大牛和祥娃从小就喜欢听我和他们的爸爸读书。似乎从他们半岁大开始,我们就每星期要从图书馆换一大书包的书回来,满足他俩对书的“营养需要”。几年坚持下来,已经数不清楚我们到底读过多少本书了。不过,回想当初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时候,那种心灵与书共鸣的感觉,总让人倍感温馨。

 

 

标签:

转载

 

    这些话叨叨起来是蛮烦人的,但咱很多当爹妈的人就是不知道的。有很多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争先恐后地憋着劲把孩子往坏搞,不知道怎样能让这些大人们看到想让他们知道的这些事,但我相信没有人真的愿意憋着劲儿要把娃往坏养,他们只是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

 

    但娃的成长只有一次机会,娃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前几年,有父母把娃整坏

标签:

转载


    痛心,在芭学园,山林基地,芭园小学,接触到很多由于不懂而把孩子养坏了的家长。他们把孩子死死抱在怀里,在孩子走路时,不断提醒孩子:“不要走边边”;在孩子理发时提醒:“不要歪着头”;在孩子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兴奋向前时,提醒:“慢慢跑,小心摔倒”;在孩子发呆时询问:“宝贝你在想什么?”;他们把孩子打扮成各种模样去拍照,完全看不到孩子那双痛苦的眼睛。

    最后他们的孩子胆小,不会保护自己,不爱学习,不爱父母,

标签:

教育

最近这些年人们常常会说, “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父母”。比如说,鸡妈妈带了宝宝出门去玩,让小鸡仔们下水去跟小鸭仔们玩,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太不切合实际。又比如说,猫妈妈看见牛妈妈的孩子出生第一天就能站起来,顿时觉得自己的猫宝宝好没出息,因为自家宝宝生下来3天了都还睁不开眼睛,更别说站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太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其实您知道吗,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好像是问题的问题并不是问题,而是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阶段性的恼人行为”,过了这村,往往就不再有这店,您无须烦恼。既然我们已经明白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合理才行,那么,您想不想知道,在您和青春期孩子的矛盾冲突中,哪些是您不必为之苦恼的“阶段性恼人行为”?哪些方面您需要修正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

标签:

育儿

    看不到真相的父母只会活在自己的观点里,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要求其去做,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禁止其去做。这样的方式不是教育,是教导。

    看不到真相的父母只会在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和期待时情绪化的对待孩子,惩罚、贬损、打击、放弃。这样的方式更不是教育,是教训。

    教导孩子,孩子做不到;教训孩子,孩子逆反、对抗、自暴自弃,家庭成了战场,父母在无明之中痛苦、纠结、委屈、抱怨。除非你看到家庭教育的真相,否则你无法轻松智慧的做父母!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一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不幸的是,孩子从小就被期待做父母希望的样子,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慢慢的就和真实的自己失去了连接,灵性泯灭了,潜能阻滞了。

 

(2013-06-26 23:41)
标签:

育儿手记

育儿

应小哥俩的要求,我们网上订购了一对小桌子。经过几天的耐心等待,终于,傍晚时分有人送货上门来了。

 

小哥俩十分兴奋,冲到门口,各自挑了一个包装得十分结实的扁箱子,“这是我的!”

 

 

标签:

杂谈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现在社会上大家(私塾)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修心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