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冰姐姐
玉冰姐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438
  • 关注人气:6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给那些不想养坏孩子的爸妈们

(2013-09-07 00:18:55)
标签:

转载


    痛心,在芭学园,山林基地,芭园小学,接触到很多由于不懂而把孩子养坏了的家长。他们把孩子死死抱在怀里,在孩子走路时,不断提醒孩子:“不要走边边”;在孩子理发时提醒:“不要歪着头”;在孩子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兴奋向前时,提醒:“慢慢跑,小心摔倒”;在孩子发呆时询问:“宝贝你在想什么?”;他们把孩子打扮成各种模样去拍照,完全看不到孩子那双痛苦的眼睛。

    最后他们的孩子胆小,不会保护自己,不爱学习,不爱父母,对什么都没兴趣,上课不专注,不愿意完成作业,出现反社会行为,不会工作,不能正常沟通,重复别人语言,不能坐下来上课,不专注听讲……

  他们问:“有什么办法能治好我的孩子?”

  然后他们开始不能很好地爱自己的孩子,有时恨孩子,烦孩子,后悔生了这个孩子。

  他们以为得到某位专家的1、2、3条提示,就能接解决问题。其实父母必须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创造出解决策略才能帮助到孩子。父母懂得孩子,而且学习教育,不人为给孩子造成问题,才是爱孩子。

  所以我们再从头开始讲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儿童的需要。

 


一,孩子用身体发展自己大脑的时期


  孩子的发展过程,神奇地重复着人类进化的全过程。人类从水生的单细胞动物,进化到水生动物,再进化到陆地蠕行动物,然后进化成为爬行动物,再到直立行走;远古时期开始使用工具和符号,最后成为真正的人。

  儿童也是这样,一开始他们只是单细胞动物,然后成为像鱼一样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在刚出生时他们是蠕行动物,不久就发展为爬行动物,很快他们就进入到直立行走的阶段;再后来他们开始探索环境,开始创造性地使用工具;到出生两年后,他们开始试着用符号来表达自己。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规律,但人类却能通过自己的作为遏制住一些发展阶段,让这些发展阶段不能实现,这就是扼杀人的潜能发展的作为。

 

    儿童的头两年就像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没有经验,无法直接使用大脑去思考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时期孩子们在忙着创造他们自己,创造自己的行为模式,自己的思维模式,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等等,这些内容组成了一个人除了肉体以外的那个精神的人。在六岁之前,孩子要干这么了不起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成人无法教给他们,所以孩子无法像成人那样创造需要的物质和环境结果。不但如此,孩子也无法理解知识,因为知识是别人思考和探索发现的结果。

  当孩子的个人经验还不能理解那些由成人创造的知识时,如果硬让孩子去学习,孩子就只能通过背诵,貌似掌握了知识。这会影响孩子真正的发展,而且往往泯灭了他们一生学习的快乐,和创造能力。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展现在他面前的所有事物都是新鲜而刺激的。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不是一下子全身一起成熟起来,而是从头部朝脚部逐渐成熟起来。当孩子的头部神经开始成熟的时候,他们的嘴巴就变得敏感起来,当他们用嘴巴啃到任何东西时,来自嘴巴的新鲜感觉就会让他们发疯般地沉迷,他们就会抓到什么啃什么。当孩子在用他们的嘴巴啃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就开始发展,也就是神经元开始快速增加,树突开始快速连接,连接得越多孩子大脑就越好用。当神经成熟到手时,孩子就会见了什么抓什么,当成熟到脚时,孩子就会不停地走路。这一切的肢体敏感期,给孩子带来了最初的大脑工作模式,和大脑中有关个人对物质的讯息。这是日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孩子通过嘴巴、眼睛、耳朵、手和脚来探索和思考。由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大脑工作,成为将来孩子一生用来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所以,儿童认知的形式不会像成人那样,仅凭听录音、读文字就能获得。实际上,成人通过这种途径所获得的仍然是以前感觉的积累,而这些积累,其中很大一部分源自童年。

  孩子不能使用成人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只能通过他们的身体去探索和思考。因为他们使用动作在思考,所以在他们思考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上去,他们是在玩耍。



    在这一时期,成人一定要帮助儿童完成他们的运动——为他们提供运动的机会和丰富的可供感觉的材料,给他们运动的自由。

    这个阶段一般会持续到两岁左右,你把孩子抱到两岁,就等于把他废了。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