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伟长篇小说《盛夏》推荐语
艾伟是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一位60后作家。
我曾提出小说“品相”的概念,意思是好作品一定要具备好品相,好小说闻一下应该就能品出它的质地,艾伟则用“堂皇”之说来应对我的话。他说的堂皇,我理解,就是好小说要有厚重、大气、高贵的精神气质。品相关乎外观,堂皇关乎内在。品相是堂皇的外表,堂皇是品相的内心。
艾伟很看重情感叙事,他认为作家的情感一定要贯穿在小说的叙事语言当中。长篇小说《风和日丽》和《盛夏》,堪称是他写作理念最纯粹的实践。
标签:
365 |
与一本书相遇是缘分
──谈余华的《第七天》
标签:
杂谈 |
标签:
博客七周年 |
标签:
杂谈 |
蒋韵的《行走的年代》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宏大叙事才是有魅力的。
标签:
杂谈 |
苏童的《香草营》从语言、结构、人物、叙事、意象等各方面都是接近完美的一篇小说,它精致而不失曲宕,入世而不失诗意,是这些年短篇小说的一杆标高。苏童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名篇,有些已成为经典,他以往的作品大都因弥漫回忆的氤氲而光彩四射,此篇却直面当下,由一段医生的艳情,生发人性的酸涩况味。掩卷最不能释怀的是那群鸽子,它们久久地飞翔回旋在遥远的天际。《香草营》的问世,再次彰现了苏童作为中国短篇王的实力。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里 程
孙甘露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小说革命的代表人物,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得到全国文学界认可的作家之一。
马原是我所认识的对西方文学经典最为熟悉的作家,九十年代初,马原来上海写长篇,他去和孙甘露见面,回来后他告诉我,孙甘露是一个阅读量很大的作家。在此之前,我和孙甘露认识,但没有深谈的机会。
被主流文化包容的表象,无法改变甘露所处的边缘状态。他谦和待人的态度,他被隐藏在优美文字下面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使他变成了城市大众文化表示宽容姿态的统战对象。是这个时代对不起甘露,他应该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巴黎,和波德莱尔成为至交,谈谈世纪的忧郁和人类的归宿;在李斯特的钢琴沙龙上,和某位贵夫人谈谈情感和婚姻。
甘露的写作,作为一种优雅的精神气息,作为一种艺术趣味,虽说是生活中微弱的不协和音,但对于我们这座面临全球化和商品化的城市来说,乃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