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寄托家园
寄托家园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68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本帖版权归作者及寄托天下,谢绝转载,请勿用作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谢谢!

当当当当!美国五大网申系统之ApplyYourself教程热辣出炉。

阅读须知:
1、详细的填空和选项在之前的教程都有,这里不再重复;
2、ApplyYourself的页面很简洁,填起来也很顺畅,但是注意,详细到不同学校有些要求会有变化,筒子们自行判断;
3、ApplyYourself的PIN码很重要,务必牢记。
4、ApplyYourself在你登出之后,需要关闭一次浏览器,才能再次登入。


ApplyYourself 网申系统教程——以USC为例
【一】找到网申系统

http://www.gter.net/attachment/index/20161020/1476950702464760.png


找到网申页面的第一步,往往是去到你要申请的专业和项目的具体网页,找到admission选项,how to apply就会告诉你去哪里网申。

http://www.gter.net/attachment/index/20161020/1476950702711644

标签:

杂谈

2016申请季到现在,我的香港申请已经提前结束了。。分享一下我知道的关于HKPFS的信息,希望能帮到打算到香港读博的同学~

自己是2016 fall Chemistry PhD applicant, 本科香港理工。去年年底申请hk某校,二月初通知申请到了HKPFS,虽然最后还是放弃了QAQ

HKPFS全称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 是香港政府资助给应届PhD申请者的一个奖学金计划,申请成功的申请者会得到每个月20,000HKD的fellowship和每年10,000HKD的travel allowance,不出意外的话持续三年。在HK读PhD一般持续四年,第四年的stipend会改为由学校支付,标准每个学校有所不同,我目前所知的是HKU和HKUST会保持这个标准, PolyU的话要看老板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这个scheme只开放给应届申请者,不能先去读一年然后才申请的。

香港的老板会很喜欢招有fellowship的学生,因为
1. hkpfs申请竞争比较大,具体数字我也不知道,但成功申请到的学生往往是同批申请者里非常有竞争力的;
2. fellowship的钱是香港政府出的,老师自己不出钱还能包养高质量劳力;
3. 工资比一般的mphil/phd高出三分之一,工作起来热情也会高一些

关于HKPFS的申

标签:

杂谈

1. Introduction

虽然自己身为学渣,在大神堆里没太多发言权,但是我依然想写一篇申请总结来谈一谈这个cycle申请的感受。毕竟虽然大神的经验贴很多,但是申请人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和我一样,只是非常普通的人,无高GPA,无softs,无高LSAT的三无人员。

写这篇总结帖的目的也是想告诉各位学渣,申请季不要像我一样活在不安与自卑当中。自从10月初加了申请群以来,我每天都活在惴惴不安中。群里一百多个人,目测至少五十个人有高于170的LSAT分数,八十人以上有非常丰满的softs。相比之下,我这种本科选了最轻松的专业一路翘课趴体混过来,只认真在美国读了一年硕士还因为课业负担繁重没增加任何soft的人,在备考LSAT那段时间压力是非常大的。12月的LSAT分数出来我心里失落了很久,因为直觉告诉我,群里没有170LSAT分数的另外五十人绝大多数也有了170以上的分数。我无疑是群里垫底的人。在我准备提交的时

标签:

杂谈

本人目前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在读,专业偏CS,当时申请时也是跌跌撞撞,最后拿到了KTH AD

首先说一下KTH的强项吧 无线 跟 EE 应该是学校里 比较强势的专业。另外像机械,材料也是中国学生比较多的专业。教育水平也是因个人情况不同,而感受不同。但是总体情况还算比较乐观。


下面本人从CS 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其他专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情况也是一致的。

 

标签:

杂谈

看了下自己的发帖记录,2014年9月报的Schulich MBA Winter intake的AD。现在的我已经完成全部学业,坐等毕业仪式;同时secure了bay st的工作,可以一颗赛艇地期待新生活了。


面临这个关口,想起过去一年多来的种种,尤其是困惑和坎坷,都在流逝的时间里或迎刃而解,或不了了之了。总之,熬过了这个辛苦的冬季,我终于可以把MBA三个字母放在linkedin profile名字的后头。

标签:

杂谈

   从去年年初开始决定申请出国读经济学博士,到现在申请基本结束,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都在匆忙赶路,来不及停下来思考和总结经验教训。4月15号马上就要来了,我的申请结果基本上已尘埃落定,这个时候有必要总结一下:既是为了给其他将要申请的同学如何进行申请定位以借鉴,也是为了使自己认清努力的方向。

1. 背景

    中国985高校, 自诩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排名第一。讽刺的是,在寄托家园的论坛上,这个学校被归为其他类别。
    本科就读于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学分绩3.79,排名 5/113。保送了人大的研究生,现在是硕一学生。
    托福106, 其中speaking 23; GRE: V153 Q170 AW3.5. 
    科研背景:两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时没有写,觉得不会有加分);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论文若干,包括一篇经济研究(二作),一篇世界经济(四作),一篇经济学季刊(通讯作者),一篇工业经济(三作),一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二作);英
标签:

杂谈

本人的寄托号太久不用,已经不能发帖了,这里借校友的账号来发帖分享一下我在CEMFI近两年的一些感触,以帮助后来的朋友们更多了解CEMFI,吸引更多对经济金融学术感兴趣的同学来CEMFI学习。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两年前我从中财CEMA毕业,本科时绝大多数课程都是英文教材,修了不少数学课,同时上过中高级左右的经济学课程,对technical一点的model有一些exposure,但经济学直觉培养的比较一般,毕业时排名2/90。然后来到CEMFI,前两学期修的必修,就是宏观微观计量,第三学期选修主要修的金融相关的课程,暑假里给CEMFI的教授做了RA,去年年底申请的时候成绩跟一位外国同学差不多,比他稍好一点,排名写的1/23。主要申的金融PhD,因为很喜欢CEMFI的Rafael Repullo和Javier Suarez,打算申请不到就留在CEMFI读PhD,只申了几个US比较top的项目,很幸运的拿到了
标签:

杂谈

offer贴请见:

小本NYU申请概要

http://bbs.gter.net/forum.php?mo ... amp;fromuid=3582461


借用Kate Winslet姐姐的奥斯卡演讲“I'd be lying if I hadn't made a version of this speech before”,我为今天的发帖也准备许久、期待许久了。自笃定出国,到幸摘大苹果,一年光阴。现在回想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