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行业预测

  半导体设备指用于生产各类半导体产品所需的生产设备,属于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支撑环节。2022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销售总额达1076亿美元,年增长5%,再创新高。其中,中国大陆销售额为282.7亿美元,连续三年为全球之冠,中国大陆仍是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最大市场。

  一、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1076.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9%。2023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额为268亿美元,相比2022年一季度同期增长9%。

  图表 2017-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SEMI、中国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规模

  根据

分类: 行业预测

  林业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复合体,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稳妥地化解制约林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挖掘和释放林业潜力,努力增加林业生态、物质和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造林面积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总体稳定略有下降,森林面积的减少在欠发达国家相对集中,而中国的植树造林与森林保护成效显著,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它表现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以及气候异常,物种减少,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等。

 

分类: 行业预测

  应急装备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将应急装备分为一般通用性应急装备和特殊专业性应急装备。截至2022年,我国应急装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72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这一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反映出我国在应急装备领域的强大需求和市场前景。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我国应急装备产业正在逐步迈向全球舞台。

  一、中国应急装备市场规模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应急装备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应急装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72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这一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反映出我国在应急装备领域的强大需求和市场前景。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频发,应急装备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预计未来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图表 2016-2022年中国应急装备市场规模

分类: 行业预测

  前言

  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督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实时分布式系统,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2022年我国SCADA市场规模达156.3亿元,同比增长12.5%,下游行业以电力、市政、石油天然气为主。未来,随着“两化融合”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SCADA系统将加快智能工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速度。

  一、全球SCADA系统市场规模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智能SCADA系统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SCADA市场规模达92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CAGR达7.5%,2026年市场规模或达132亿美元。

  图表 2021-2026年全球SCADA系统市场规模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二、中国

分类: 行业预测

  言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一种由双极性晶体管(BJT)和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并了BJT的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等优点和MOSFET的开关速度高、控制功率小等优点。在多个绿色能源市场的不断推动之下,IGBT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2022年全球IGBT的市场规模约为68亿美元,2027年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对于中国市场来说,2021年,我国IGBT市场规模约为229.3亿元;2022年,我国IGBT市场规模约为263.1亿元。

  一、国内外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分析

  (一)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分析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国际厂商优势明显。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8%。预计2023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503亿美元。

  图表 2018-2023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变化

  单位:亿美元

分类: 行业预测

  前言

  生物保鲜剂作为保鲜剂的一类,指从天然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具有抑制、杀灭微生物促进食物防腐和抑制、消除、减缓氧化反应的抗氧化保鲜效果的食品添加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对生物保鲜剂认知度的提升,人们对“高效、安全、无毒、无残留防腐剂”食品需求增加,生物保鲜剂市场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生物保鲜剂主要类别

  生物保鲜剂可分为从植物根、茎、叶的部位提取的植物源保鲜剂、从动物体内或代谢产物中提取的动物源保鲜剂和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微生物源保鲜剂等,各类别及其优缺下表。

  图表:生物保鲜剂类别及其优缺点

  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行业背景分析

  我国食品添加

分类: 行业预测

  引言:

  原油产品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

  随着中国的能源消费日益增长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高涨的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产油国局势动荡及亚洲溢价使得中国的原油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提高本土原油的勘探与开发再度成为了基本的能源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原油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到,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

  中国原油行业发布政策汇总

  国家层面原油政策汇总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原油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强原油等能源资源储备能力。谋划储备项目并尽早开工。推进政府储备项目建设,已建成项目尽快具备储备能力。

  图表:国家层面原油行业相关政策

分类: 行业预测

  前言

  精密光学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技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如航天、国防、医疗、通讯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我国成为了精密光学大国,每年精密光学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市场发展迅猛,2022年,国内光学镜片、镜头及模组等元器件市场规模为1455亿元。行业投资热度不减,2022年我国精密光学行业发生融资事件8起;融资金额为4.38亿元。

  一、政策演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精密光学行业的发展。2013年,《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重点发展超快光学技术,推动光学镜片、光学镜头等精密光学产品的研发;到2018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家鼓励发展的精密测量、半导体照明系统、生物识别、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重点支持精密光学薄膜及器件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2022年,国务院发布《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精密光学融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中,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精密光学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图表:我国精密光学政策发展历程

 

分类: 行业预测

  前言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是指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与这些保护措施相对应的系统功能,通过这些措施和系统功能,能够防止对工业控制系统的非法或有害入侵,保证非授权人员和系统无法改软件及其数据。工控安全是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发展,工控安全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行业洞察:中国工控安全行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一、工控安全相关介绍

  (一)工业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包括管理制度、运维管理和技术管理三方面,由16个安全控制族,管理制度类包含安全评估和授权、系统和服务获取、规划、风险评估;运维管理包括人员安全、应急规划、物理和环境安全、配置管理、系统和信息完整性、介质保护、事件响应、意识和培训、维护;技术管理包括访问控制、审计和可核查性、标识和鉴别。从概念上来说,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与其他领域的安全是一样的。

  相较于传统IT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

  图表 工业控制系统主要特点

 

分类: 行业预测

  前言

  基于我国“双碳”目标,发展氨燃料技术的前提必须是运用“绿色的氨”,绿氢可与氮气结合形成绿氨,这被誉为全球重工业脱碳的关键方法。我国绿氨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与探索时期,尚未实现产业规模化。现阶段,我国氨市场仍由合成氨占据主流,在国内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背景下,氨市场由传统合成氨向绿氨过渡已成大势所趋,未来我国绿氨市场规模有望得以快速释放。

  一、绿氨的基本内涵

  合成氨(synthetic ammonia),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根据合成氨原料氢的来源,氨可以分为棕氨、蓝氨和绿氨,棕氨指由甲烷重整制氢(SMR)、重质燃料油制氢、煤制氢等工艺获得原料氢的氨产品;蓝氨指由副产氢、带碳捕捉的SMR、电气化SMR等工艺获得原料氢的氨产品;绿氨指电解制氢、带碳捕捉的生物质制氢等工艺获得原料氢的氨产品,绿氨被归类为基本上零碳排放的氨。

  二、绿氨产业应用价值

  氨的能源属性和储能属性使其在动力燃料、清洁电力和储氢载体等新市场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