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Mixmag专稿----90年代最优秀的10张Techno专辑
https://wx2/large/683bed28ly1fk1e59clwfj20
1. Porter Ricks - Biokinetics
1996
Ambient, Dub Techno
传奇的Dub Techno先锋厂牌Basic Channel/Chain Reaction铁盒系列不可磨灭的一作,由氛围艺术大师Thomas Köner和担当 beatmeister部分的Andy Mellwig组建。成为Dub Techno史上最重要的一张专辑。
https://wx4/large/683bed28ly1fk1e4u2vsfj20
2. Model 500 - Deep Space
1995
Techno, House
作为底特律Techno三杰之一的Juan Atkins,Model 500毫无疑问是他最重要的化名之一。1995年专辑<Deep Space>更是Techno史上重要的篇章,不光有着Moritz von Oswald担当专辑监制外,更有三杰中另一人Kevin Saunderson参与制作。
标签:
杂谈 |
Mixmag专稿----90年代最优秀的10张Techno专辑
https://wx2/large/683bed28ly1fk1e59clwfj20
1. Porter Ricks - Biokinetics
1996
Ambient, Dub Techno
传奇的Dub Techno先锋厂牌Basic Channel/Chain Reaction铁盒系列不可磨灭的一作,由氛围艺术大师Thomas Köner和担当 beatmeister部分的Andy Mellwig组建。成为Dub Techno史上最重要的一张专辑。
https://wx4/large/683bed28ly1fk1e4u2vsfj20
2. Model 500 - Deep Space
1995
Techno, House
作为底特律Techno三杰之一的Juan Atkins,Model 500毫无疑问是他最重要的化名之一。1995年专辑<Deep Space>更是Techno史上重要的篇章,不光有着Moritz von Oswald担当专辑监制外,更有三杰中另一人Kevin Saunderson参与制作。
标签:
杂谈 |
今天在微信群里闲聊到上网的历程,从最初的论坛到现在的微博,突然想写出来,也不为吐槽,但这历程的确成为了我对中国网络社交上的失望的原因,很多正常的交流,最终毁在“不会好好说话”这个原因上。
具体的时间可能会有这么1年的差异,但大致的时间段还是没有错的,我是从所谓的586开始有的电脑,第一台电脑是在苏宁买的清华同方的品牌台式机,那会的硬盘是6G,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没有包月,只按照分钟计费,很贵,上网后就没法打电话或者来电话,所以那会上网听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妈喊“怎么有上网了,电话都打不进来了,耽误事!”,那会是1999年,上着高中,在网上度过了千禧年,却没有迎来“千年虫”。
如果说我第一个能够有规律性的参与社交的地方,在2000年到2004年期间,一共有六个论坛:
幽声隧道: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都少见的专题类型性质的网站,高尔基亚的幽声隧道带起了中国第一波有规模的电子音乐风潮----Triphop风,吹泡泡这个名词在当时相当盛行,随之而起的是走私碟市场在这类音乐上的价格水涨船高。通过网站进入论坛的最初目的,其实只是在二手交易区,进行C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昨晚突发奇想,写了些在90年代通过盗版/打口购买到的CD,有很多,也没有专门去归纳,想到一张写一张,顺便附上了网易云音乐在线收听地址。
标签:
杂谈 |
Om Unit: 创造自己的舞台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