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09-11-11 03:12)
标签:

杂谈

渊明先生有一首很多人皆能背诵的短诗,即《归园田居》组诗之第三首。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此诗写于辞彭泽令,归耕田园后。据考,这首诗或与西汉杨恽的一首诗有些关系。杨恽诗曰: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豆一倾,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杨恽何许人也?查《汉书》,为汉宣帝时人。其父杨敞昭帝朝官拜丞相,昭帝崩后,参与政变,废昌邑王,扶宣帝,于宣帝有拥立之功。其母竟是司马迁的女儿,恽乃太史公之外孙也。杨恽传见载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因其外祖父的关系,余对此人兴趣倍增。余愿啰嗦,以“三才”绍介之。

一,才力超凡。杨恽不辱门楣,从小读外祖父的《史记》,也颇用功于《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因揭发霍氏谋反,获封平通侯,升迁中郎将。封侯是古代男儿一生的梦想,他年纪轻轻就得到了。

二,好义轻财。杨恽从父亲手里继承资财五百万,封侯后,全部分给宗亲。他的后母无子女,死后亦将数百万遗产给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