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2 18:24)
::
这篇文章原来是为《艺术与设计》杂志的朋友约稿而作,后来因未知原因而夭折,随后同仁把它刊登在http://www.typo-colab.cn/上,现在既然我有了博客,就拿出来晒晒吧。::
近年来,中国字体设计界的大事就接连不断,从方正兰亭宋﹑博雅宋到中文字体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再到Windows
Vista平台使用新的微软雅黑字体。字体设计(typography),这朵一直默默生长在平面设计树林中的小花,正开始孕育新的发展。为了描绘那欣欣向荣的灿烂前景,让我们还是把视线下移,从梳理它的根部开始也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1.历史
在字体设计开始正式拥有她的历史之前,记录信息的方式是书写(writing)。在古代教会或是宫廷中都设有专门的抄写员(scribe),他们在抄写时,每时每刻都微调着笔划形态,字间留白,页面布局等所有可以影响版面的因素,使版面和谐,美观,适宜阅读。
具有现代意义的字体设计出现在谷腾堡(Gutenberg)率先在欧洲应用活字印刷术之后。可以想象这样一幅15世纪印刷事务所内的典型场景:
设计师设计的字模,在铸模中浇铸成铅字,然后在出版商的监督下由排字员把铅字排成版面进行印刷。每一位著名的出版商﹑印刷商